摘要:对大学的青年学者来说,职称晋升的压力很大,要在学科科研方面非常出色才行,而且要有大量的项目和论文产出,以至于很多老教师干到退休还是副教授,这种现象在高校很常见。
对大学的青年学者来说,职称晋升的压力很大,要在学科科研方面非常出色才行,而且要有大量的项目和论文产出,以至于很多老教师干到退休还是副教授,这种现象在高校很常见。
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呼吁高校要“不拘一格”,优化青年人才的职称晋升策略,从而更好地留住人才,为人才安心工作提供可靠保障,有很多高校也在积极探索。
近日,有媒体曝出95后“三农”美女叶紫薇已经晋升为教授,而且还是985高校中国人民大学的破格晋升,要知道在高校现有的职称评审体系中,青年学者在30岁之前正常晋升教授的可能性很小。
此前也出现过理工科的青年才俊在30岁左右获得破格晋升,但那些学者都拥有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在三大顶刊发文的那些年轻人,而一直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的叶紫薇,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叶紫薇出生于1995年11月,29岁,浙江温岭人。201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22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食品与资源经济系,获得农业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叶紫薇就入职了人民大学,担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助理教授,受聘“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英才岗位”,至此番破格晋升教授还不到三年时间。
公开的资料显示,叶紫薇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农业科技、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估,在她入职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获得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耐除草剂作物产业化与农业绿色发展:作用及福利效应研究”;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机理、效应及优化路径研究”;
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保护性耕作补贴的影响及其优化研究-基于生产者行为特征的分析”;
4、2025年3月叶紫薇团队在国际顶刊Science发布重磅研究长文:《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Lessons from compromised rootworm Bt maize in the US Corn Belt》
这篇顶刊论文意义重大,据人民大学此前的报道,该长文系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首篇以国内学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ence研究长文,也是管理科学领域为数不多的顶刊长文之一。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人民大学有了破格晋升的想法,据媒体报道,这是该校“战略性人才职称评审学校提名制度”的超常规方式,旨在希望叶紫薇继续面向“三农”问题,搞好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至于具体的程序,从报道来看,也是经过了提名,学院、学部、学校学术委员会会议,最终经过学校审议通过,程序和标准很严格。
这样做是为了改革人才评价体系,突出重视人才,渴求人才和激发人才的目标。此前人民大学已经有过多次尝试,比如2023年8月,青年教师高昊宇,入职四年破格晋升教授,成为最年轻的90后教授,还有2位34岁、1位35岁的老师也破格晋升教授。
但从目前来看,29岁的叶紫薇依然是最年轻的教授,客观地说,这位美女教授有留学背景,在三农问题研究上有独到的天赋,而且她在学校也非常活跃,不仅为本科生上课,还为硕博生上课,各方面都受到广泛好评。
如果所有高校都能统一尺度,面向所有的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估计也会有很多的青年学者涌现出来,当然,这里面的程序性问题要公开透明,否则会招来各种质疑。
来源:湖北台教育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