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娃的家长必看!咋引导孩子不在意他人眼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08:00 3

摘要:前阵子幼儿园组织了一场手工课,要求孩子们用彩纸折千纸鹤。我家孩子平时就敏感,特别在意别人看法。手工课上,他刚折几下,旁边小朋友就说:“你折得好丑啊。”他立马没了信心,扔掉彩纸,委屈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到他这样,我心疼不已,也清楚得帮他建立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

前阵子幼儿园组织了一场手工课,要求孩子们用彩纸折千纸鹤。我家孩子平时就敏感,特别在意别人看法。手工课上,他刚折几下,旁边小朋友就说:“你折得好丑啊。”他立马没了信心,扔掉彩纸,委屈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到他这样,我心疼不已,也清楚得帮他建立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不能让他太在意外界眼光了。

后来我摸索出了几个挺有效的日常训练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事实观点分类游戏,它能帮孩子用生活场景区分事实与观点。为了让这个方法更有趣,我做了一些“事实观点分类卡”。有一次,我拿出一张写着“苹果是红色的”卡片问孩子:“宝贝,你觉得这是事实还是观点呀?”孩子有点犹豫,我就引导他:“你看,苹果本来就有红色的,不管别人怎么说,这都是真的,所以这是事实。”接着我又拿出“苹果是最好吃的水果”这张卡片,跟他说:“每个人喜欢的水果不一样,有人觉得苹果好吃,有人觉得香蕉好吃,这只是人的想法,就是观点啦。”通过不断玩这个游戏,孩子慢慢能分清事实和观点了。再遇到同学说“你跑得慢”,他就知道这只是别人观点,不用太在意。这个游戏适合5岁以上孩子,玩的时候多举身边例子,孩子更好理解。

通过玩事实观点分类游戏,孩子在分辨外界评价上有了一定进步,但我觉得还得培养他的成长型思维,于是就有了第二个方法——家庭成长记录墙。

我在家里墙上贴了一大张纸当“进步日记”。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和孩子一起回顾当天的小突破。有一天他自己学会了系鞋带,我赶紧记在纸上,还画了个小笑脸。孩子看到自己进步被记录,特别开心,更有动力尝试新事物了。他明白只要努力,每天都能进步,不会因别人一两句话否定自己。这个方法适合4岁以上孩子,要坚持每天记录,让孩子养成回顾总结的习惯。

有了前面两个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认知和思维,但我还想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试错环境,让他更坦然地面对失误,于是就有了第三个“不完美挑战”活动。

有一次做亲子手工,做小房子时我故意把窗户剪歪了,我大声说:“哎呀,我犯错啦,但没关系,看看怎么把它变好。”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把歪窗户改成特别装饰,小房子反而更有特色了。孩子看到我能坦然面对失误,自己做手工或其他事犯错时也不那么害怕了。这个活动适合3岁以上孩子,家长示范犯错时要表现得轻松自然。

了解了这三个日常训练方法后,我再给大家说说这些方法在不同场景下怎么应用。

在学校里,孩子若因同学评价不开心,我会跟他说:“宝贝,同学说的不一定对,先想想这是事实还是观点。而且你每天都有进步,就像记录墙上写的,别因别人话不开心。”

在游乐场,孩子玩游戏输了或没做好而沮丧,我会告诉他:“这次没做好没关系,就像在家做手工犯错,下次再试肯定能更好。”

在亲友聚会时,要是有人说孩子胖之类的,我会赶紧跟孩子说:“他们说的只是看法,你有自己优点,像会自己系鞋带,这就很棒。”

最后,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能自我检测引导效果的东西。

这里有10条可以自测的引导效果指标。比如孩子能不能区分事实和观点,遇到别人评价能否理性看待;会不会主动分享一天的小突破;犯错后能不能较快调整情绪继续尝试;会不会因别人夸奖骄傲、批评而过度沮丧;在新活动面前是否更愿意尝试;和同学相处会不会因小事不开心;能不能说出自己优点和进步之处;做手工等事时害不害怕犯错;听到不同意见能否认真听并表达自己想法;会不会主动记录自己的进步。希望这些方法和指标能帮到大家,让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眼光。

来源:天妈育儿经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