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还不简单!先画出一个冰淇淋状的三层螺旋体,然后随手加上几道波浪线凸显其令人窒息的美妙气味,最后再点上几个在空中盘旋的小黑点来赋予其以灵魂……
如果说,给你一张纸,让你试着在上面画一坨粑粑,你会怎么创作?
那还不简单!先画出一个冰淇淋状的三层螺旋体,然后随手加上几道波浪线凸显其令人窒息的美妙气味,最后再点上几个在空中盘旋的小黑点来赋予其以灵魂……
有了苍蝇,粑粑就有了灵魂
作者绘
等等,那些小黑点是什么?当然是苍蝇啦!苍蝇不就是光会吃屎的吗?好家伙,你这刻板印象可是刻在DNA里啦!再仔细想想,除了吃屎,苍蝇还会做些什么呢?Emmmm……吃完屎以后来我的午饭上蹦迪,逼迫人类和它们一起吃???
好吧,看来苍蝇的公众形象已经是岌岌可危了!很多人吵着闹着要消灭全世界的苍蝇,今天就让我来好好说道说道,看看能不能让大家认识到,苍蝇并不是个只会一味污染食物、传播疾病的坏角色,对地球,甚至对人类而言,它们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果想直接看标题答案,可拉至最后两段)
通通炫我嘴里!
从昆虫分类学上来看,蝇(苍蝇)是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中多种昆虫的统称。除苍蝇外,双翅目还囊括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蚊、蚋、蠓、虻等昆虫(什么?分不清这些虫子?那以后详聊!),其下已知成员更是超过了11万种之多,几乎遍及蓝星陆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双翅目昆虫的前翅发达而后翅大多退化为平衡棒结构(halter),因此有“双翅”之称。
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右)的大蚊
众所周知,昆虫的口器分化出了众多形态,构造可谓是五花八门,而不同的口器恰恰决定了昆虫的取食方式以及主要的食谱。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口器中,“舐(shì)吸式口器”是蝇类所独具的。舐吸式口器上的口盘在进食时直接接触食物,流质的食物可以顺着口盘上的小沟槽被一点一点地吸入苍蝇的口中。
昆虫学教材中说这样的口器“特别适于取食发酵的粪便及腐烂物上的渗出物”。没错,长着这样的一张嘴,那真的就是天生吃屎圣体了。不仅苍蝇成虫能在粑粑以及一切污秽之物上放肆啜饮,它们的幼虫(也就是蛆)则更是不得了,以粪食性蝇类幼虫为例,它们不仅喝汤,还能直接取食干物质——在粑粑中徜徉,将粪便捣烂吸入,是真正意义上的“吃屎”。
划重点了!你可千万不要小瞧了吃屎的苍蝇呐。现有研究估算,地球上的动物(包括人类以及其他大型哺乳动物等在内)每年都会锲而不舍地生产出超过39亿吨的五谷轮回之物,且这个数字还在稳定上升中。
要知道,在自然环境下,动物拉完粑粑可是拍屁股就走了,留下的这些臭臭东西只依赖微生物可是很难被快速消解掉的。这时候就要轮到昆虫铲屎大队上场了!蜣螂、粪金龟以及苍蝇等昆虫能够充分发挥数量优势,在取食的同时快速地机械破碎各种动物的粑粑,促使其与土壤融合降解最终成为植物所需的养分,整个过程丝滑、高效且迅速。
此外,还有诸多尸食性以及杂食性的蝇类群,虽然听着有点“恶心”,但它们其实也是了不起的小家伙。在野外,苍蝇会四处搜寻死去的动物并快速在其体表产卵繁殖,如果它们成功锁定了一头大型动物的尸体,那么不消多时便会有一支数以十万计的蛆宝宝大军涌现在这片为大自然清理垃圾的战场上,它们能够以雷霆之势在数周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内使动物遗骸白骨化,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嫌弃归嫌弃,没它们可真不行
试想,如果没有蝇蛆以及其他昆虫和无脊椎动物助力消化垃圾,那么这个世界岂不是要充满粑粑和动植物遗骸?
为谁辛苦为谁甜
毫无疑问,昆虫是植物最为重要的生物传粉媒介,托小虫子的福,两脚兽们才能吃到各种美味的瓜果菜蔬。由于高强度的快速振翅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蝇类成虫的食性相较于幼虫来说会更加多样。它们需要不断取食水分以及碳水化合物以满足身体机能的需要,故而苍蝇们在野外大多都有访花的习性。
也就是说,原以为成天只爱与垃圾堆为伍的蝇类很多其实也酷爱舔舐鲜甜的花蜜。事实上,丽蝇科、食蚜蝇科、家蝇科等类群的苍蝇都是帮助植物授粉的好手,在某些地区,这些忙碌的小苍蝇们的传粉贡献度甚至要远高于蜜蜂以及其他传粉媒介昆虫。
此外,还有一些农业种植活动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与物候的限制而缺少传统的传粉者,当地的农户甚至会在特定区域内主动繁育大量的家蝇来帮助作物授粉以保证达到预期的目标产量。
访花的丽蝇(上)、花蝇(左下)与寄蝇(右下)
由于蝇类的生物量极为庞大(根据现有文献记述,苍蝇的总体生物量远超大型哺乳动物),因此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承担着维系生态平衡的重任。
在农林业中,除了给作物授粉外,很多蝇类还能够成为至关重要的天敌资源昆虫。例如寄蝇科的苍蝇能够寄生多种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的农林害虫,可用于生物防治,大大提高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头蝇科、麻蝇科等蝇类可有效遏制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的种群规模,降低严重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食蚜蝇科的很多幼虫可以捕食蚜虫、粉虱、蚧壳虫等危害作物健康状况的昆虫,保卫目标作物免受虫害之苦。
cos蜜蜂的食蚜蝇们
图源:wikipedia
羽芒宽盾食蚜蝇,蝇类往往有对大眼睛
还有一些奇趣蝇蝇子甚至能够主动出击,去猎杀其他蚊蝇。例如水蝇科的螳水蝇,它们成虫的第一对足出现了像螳螂那样的结构与功能特化,演化为了真正的捕捉足。它们会在水陆交界处伺机而动,收割过路飞虫的小命。
体视镜下的螳水蝇,前足发达,神似螳螂的捕捉足
科研明星
啥都能吃的蝇类还有一大特性,那便是生长繁殖迅猛,生命周期迭代极快。以果蝇为例,在适宜的条件下,雌虫产下的卵仅需不到一天的时间即可诞出幼虫,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化蛹然后羽化。
还不是蛆,是准蛆
果蝇在短短2周之内就可以完成一整个世代的更迭,而一只健康的雌蝇在交配2天后即能产卵,一生累计可产下数百枚卵。只要饲育得当,寥寥数只果蝇便可让你明白什么叫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此外,研究人员早早地就发现了果蝇的基因组仅有4对染色体,且这其中又有超过半数的基因与人类等哺乳动物同源,这使得以黑腹果蝇为代表的果蝇成为了用于遗传学等学科研究的模式生物。
黑腹果蝇
图源:glmory
要知道,有许多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都是建立在基于果蝇的实验之上的。直至今日,果蝇依旧在高中生物课本中占有一席之地,当下的高中生仍然需要数孟德尔的豌豆,看红眼白眼的果蝇。
医学奇兵
说完上面这些日常的你们熟悉的功能之外,我们接下来来聊聊苍蝇那些出人意料的作用。
丽蝇科的一些绿蝇幼虫常以腐肉为食,医疗工作者研究发现,如果把它们放置在患者创口上任其取食,它们则只会吃掉腐败组织而不会伤及人体健康的部分,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蝇蛆会在临床上被用于处理恶化的创口,也就是所谓的“蝇蛆清创疗法”,有时甚至比手术和抗生素还好用(PS:临床上治疗使用的是人工饲养的无菌蛆,你可不要瞎操作啊)。
为保住大家的午饭我就不放照片了。
日常贴心
也许有童鞋要问了,苍蝇成天在脏脏的地方钻来钻去,它们就不会被细菌侵染吗?问得好!已有学者受此类问题的启发,从家蝇等蝇类的体内提取出了对细菌、真菌乃至肿瘤细胞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抗毒物质,如抗菌肽等。
替亡者伸张正义
如果你对刑侦学感兴趣,那你一定知道尸食性蝇类(丽蝇、麻蝇等)的存在对于法医而言有多么重要。在法医昆虫学当中,尸体附近可能聚集的昆虫(如蝇、葬甲、蜣螂、步甲、郭公甲等)都被划分纳入了具有嗜血、嗜尸、嗜骨、嗜人体分泌物等特性的类群,专业的刑侦人员能够从这些渺小的昆虫身上看到常人难以发觉的真相。
由于蝇类等昆虫在统一的环境变量下具有较为稳定的生长发育时序,因此法医可以通过对在尸体周围采集到的昆虫样本进行鉴定,分析昆虫在尸体上的群落演替状态以及蝇幼虫等昆虫体内的代谢物情况,从而推断出死者的死亡时间以及死亡原因。
白白胖胖待鉴定的样本
图源:zeiss
正所谓逝者虽无言,但看似与污泥浊水相伴而生的蝇蛆却能代而传达出藏匿于罅(xià)隙中的秘密……
来源: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