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州刨冰摊到全球茶饮帝国:河南如何用“土味”改写商业规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3 12:40 1

摘要:当长沙文和友的龙虾壳凉透、虎头局点心局缩回湖南当“地头蛇”时,河南的胖东来正被游客挤爆到限流,蜜雪冰城则在港股敲钟,市值破千亿港元。曾经被捧上神坛的网红经济,正在经历残酷的祛魅时刻;而被贴上“土味”标签的河南,却逆袭成新商业顶流。这场商业版图的权力更迭,藏着怎

商业版图‘冰火两重天’:河南逆袭的底层逻辑,长沙不懂?

胖东来、蜜雪冰城杀疯了!河南正在吊打网红城市。

河南商业逆袭:4.6万家门店背后的“土味经济学”。

从1元刨冰到港股千亿:河南商业用‘三板斧’。

中国最“土”省份,正在批量制造顶流品牌。

当长沙文和友的龙虾壳凉透、虎头局点心局缩回湖南当“地头蛇”时,河南的胖东来正被游客挤爆到限流,蜜雪冰城则在港股敲钟,市值破千亿港元。曾经被捧上神坛的网红经济,正在经历残酷的祛魅时刻;而被贴上“土味”标签的河南,却逆袭成新商业顶流。 这场商业版图的权力更迭,藏着怎样的底层逻辑?

1. 从“寒流刨冰”到港股冻资王:河南的“草根基因”
1997年,郑州城中村的街头,张红超用奶奶给的3000元支起“寒流刨冰”摊。三轮车上的自制冰机、手熬糖浆,成了蜜雪冰城最初的商业基因。三次关门、四次拆迁,甚至转型家常菜馆的困境,反而磨出了河南企业家的“低价生存智慧”。 如今的蜜雪冰城,全球4.6万家门店(海外4800家),日均卖出2600万杯饮品,用4元柠檬水征服东南亚,成为“中国版星巴克”。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郑州的城中村经济生态:学生、工人群体对1元冰淇淋的刚需,倒逼企业将成本压到极致。河南人深谙一个真理——在月薪3000元的县城,8元的喜茶是智商税,4元的柠檬水才是生存法则

2. 供应链革命:河南的“农业+物流”双王牌
蜜雪冰城的低价神话,离不开河南农业大省的资源赋能。焦作温县的自建生产基地,覆盖60%原料自产;郑州“米字形”高铁网和航空港,支撑48小时全国配送。更绝的是胖东来——为了豆芽的标准化,直接建厂生产;为了解决生鲜损耗,自研冷链技术将损耗率压到0.3%(行业平均5%)。

这种对供应链的极致掌控,让河南企业在下沉市场所向披靡。双汇用豫东平原猪后腿肉做火腿肠,巴奴火锅为一颗笨菠菜建农场,就连卖胡辣汤的方中山都敢直播后厨。当别家忙着造概念,河南老板们在玩命——把供应链做到“毛细血管级”,才是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3. 商业伦理的“笨功夫”:工资发不好,都是王八蛋
于东来有句暴论:“工资发不好,都是王八蛋。”胖东来保洁员月薪6000元,店长年薪百万,全员双休+年假——这套“反资本”操作,却让企业人效比永辉高3倍。这不是慈善,是算明白的生意经。当其他超市防顾客像防贼,胖东来员工主动帮顾客挑瑕疵品;当奶茶店用植脂末偷工减料,蜜雪冰城敢把原料厂开在门店隔壁。

河南商人深谙:商业的本质不是收割,而是建立信任复利。 周口人许家印搞出恒大,漯河人万隆做出双汇,新乡人于东来缔造胖东来...豫商群体的执念是:可以慢,不能假;可以土,不能骗。

4. 政府“店小二”式服务:从政策优惠到情感投资
河南的逆袭,离不开政府的“神助攻”。2025全球豫商大会,省委书记五天三会巨头:富士康加码电动车、比亚迪建全产业链基地、华为布局数字政府,签约金额破510亿元。更狠的是“情感投资”——上线政策直达平台,为民企提供24小时“客服”;“民营企业家餐叙”制度,让老板们和省长吃一顿饭就能解决用地审批。

这种“店小二”式服务,吸引的不只是资本,更是人心。蜜雪冰城港股上市募资34.55亿港元,红杉、高瓴等顶级机构纷纷押注,将“郑州故事”升级为“全球叙事”。

5. 启示录:商业正在回归本质
长沙的教训和河南的逆袭,构成消费升级与降级的魔幻双城记。当网红经济沉迷于造景、搞快钱,河南老板们用30年证明:商业的终极竞争力,永远是极致性价比+人性化服务+供应链掌控

这不是偶然。日本7-11、美国Costco早已验证:在经济下行周期,死磕基本功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河南商业的爆火,本质是消费者用脚投票——在遍地智商税的时代,真诚才是必杀技。

从于东来1995年的街边糖烟酒店,到张红超的港股冻资王,河南商业的逆袭是一场“土味美学”的胜利。当商业世界沉迷于造概念、追风口时,河南人用最笨的功夫,重写了中国零售史。 或许正如网友调侃:“以前觉得河南只有胡辣汤,现在才知道,这里炖着一锅商业文明的佛跳墙!”

来源:破局者Brea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