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手游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背景下,我们认为SLG游戏作为“高生命周期+策略深度+融合创新”的品类,具备结构性增长潜力。当前中国厂商正通过题材差异化与副玩法融合,构建面向全球多样人群的产品矩阵。
中金研究
在全球手游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背景下,我们认为SLG游戏作为“高生命周期+策略深度+融合创新”的品类,具备结构性增长潜力。当前中国厂商正通过题材差异化与副玩法融合,构建面向全球多样人群的产品矩阵。
Abstract
摘要
市场空间与发展路径清晰,品类演进进入3.0阶段,融合SLG上场。 SLG是全球手游收入贡献占比最高的中重度品类之一。根据Sensor Tower,2024年4X类SLG移动游戏内购收入规模超80亿美元,同增16%,占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内购收入比例达10%,为细分品类之首。我们将SLG出海发展划分为1.0(重氪建模)、2.0(融合率土+COK玩法)、3.0阶段(副玩法+题材细分),当前正处于3.0阶段初期,具备持续内容进化空间。
商业化与用户生态创新,持续挖掘SLG长生命周期与高付费转化潜能。 市场关注国内厂商为什么选择SLG赛道布局全球市场?——我们认为:SLG游戏天然具备高留存、高ARPU、长生命周期等特征,用户付费集中度高、忠诚度强,适合长线滚服和高频版本运营。市场层面看,SLG在全球中重度手游中份额稳定,占比超过15%,在下载端实现逆势增长。玩家方面,核心用户对策略博弈、社交联盟有高度依赖,迁移门槛高,生命周期长。在此基础上,融合类SLG拓宽用户边界,提升买量适配性,进一步增强品类商业化效率。
团队战略与研发范式:“多元化题材+数值商业化能力+成熟买量”构建成功范式。 中国厂商在SLG品类的优势有哪些?——我们认为中国厂商投放与运营能力双强,在广告投放系统、素材创意拆解能力、全球买量经验上优势明显,叠加对题材文化的系统性挖掘,有望在差异化中建立长期壁垒。国内厂商当前正通过“多元化题材+数值商业化能力+成熟买量”构建成功范式,借助泛题材、更频繁的买量素材测试匹配多样化人群,实现DAU的进一步扩张,借助成熟数值能力实现中后端用户留存。从团队布局情况看,国内SLG厂商在区域上已形成一定集群,能进一步发挥区域集群效应、人才的经验融合、迭代与创新。
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政策与合规风险、买量成本上行。
Text
正文
概览:全球市场广阔,玩法创新推动赛道格局变化
赛道广阔高增长,全球手游品类之首
SLG游戏全球移动端收入规模超80亿美元,在各区域表现均突出。 根据Sensor Tower,2024年4X类SLG移动游戏内购收入规模超80亿美元,同增16%,占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内购收入比例达10%,为细分品类之首。
图表1:2024年4X类策略移动游戏全球内购收入超8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比例约10%
资料来源:Sensor Tower《State of Mobile 2025》,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2024年全球内购收入排名前10的SLG游戏
注:收入包括所有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架的移动游戏产品,收入为内购收入(扣除平台费用和税费) 资料来源:AppMag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分类:玩法不断创新下出现COK-like、率土-like、融合玩法三大品类,品类内持续迭代
从玩法以及玩法所影响的商业化路径、用户群来作为区分,SLG可分为COK-like、率土-like及融合类三大主要类型。 其中: 1)COK-Like: 以资源买卖、建筑加速为核心商业化手段,养成线拥有较大的付费坑深。策略性较弱,照顾大R的游戏爽感。 2)率土-Like: 以抽卡为核心商业化手段,卡牌分赛季投放,要求玩家持续金钱投入,养成深度深。策略性强,赛季制+卡牌数值低方差限制了付费跨阶的碾压比,照顾中小R游戏体验。 3)融合类: 基于传统SLG玩法进行融合创新,游戏内添加较多副玩法,并作为买量素材吸引轻量玩家。
图表3:SLG游戏主要可分为COK-like、率土-like及融合类三大品类,各品类已经过多年迭代
注:标为褐色的玩法为我们认为的核心玩法创新(玩法创新奠定新的SLG品类),标为粉色的玩法为我们认为的重要玩法创新 资料来源:游戏葡萄,游戏茶馆,3DM游戏,DataEye,中金公司研究部
竞争格局:国内头部集中,海外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国内市场:大单品影响市场份额,《无尽冬日》《三谋》推动点点互动、哔哩哔哩份额快速提升 。
► 从用户总时长看,在2024年以前,灵犀互娱凭借《三战》《三国志·战棋版》一度时长份额超40%,莉莉丝、江娱互动、网易也分别通过《万国觉醒》《口袋奇兵》《率土之滨》获得较高份额。
► 2024年点点互动的《无尽冬日》上线国内市场、哔哩哔哩的《三谋》公测获用户认可,快速获取市场份额。
图表4:从用户时长来看,国内SLG市场点点互动、哔哩哔哩分别凭《无尽冬日》《三谋》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注:数据截至2025年5月,仅包含QM有统计的33个SLG游戏的移动端时长数据(不含小程序),主要产品包括点点互动《无尽冬日》、网易《率土之滨》《无尽的拉格朗日》、腾讯《红警OL》、哔哩哔哩《三国:谋定天下》、灵犀互娱《三国志·战略版》《三国志·战棋版》、莉莉丝《万国觉醒》《万龙觉醒》、点点互动《无尽冬日》等 资料来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海外市场(主要关注手游):集中度较低,头部主要为国内厂商。
► 集中度较低:根据AppMagic数据,2025年全球4X类游戏流水前20的游戏对应15个不同的游戏公司,集中度较低。
► 国内厂商SLG手游出海表现领先:仅有开发《Total Battle》的Scorewarrior为海外厂商。
图表5:海外SLG游戏格局较为分散,头部主要为国内厂商,近年融合类SLG表现突出下厂商洗牌明显
注:仅统计4X类游戏,数据为iOS App Store及Google Play内购数据,2025年数据截至2025年6月,数据或因获取时间有一定差异 资料来源:AppMagic,中金公司研究部
SLG游戏商业化:用户群泛化,高留存、高付费驱动长生命周期,实现长期盈利盈利转化能力强,长生命周期带来稳定收入及利润
整体看,SLG游戏远期仍能贡献较好收入,长期实现高利润。 SLG游戏有较长的生命周期,部分SLG游戏如《列王的纷争》《率土之滨》已上市超10年仍能贡献较大规模的收入。
图表6:从典型SLG产品季度流水看,SLG产品长期保持较稳定的流水规模
注:时间间隔为一个季度,即t=1为游戏发行第一个季度;实线为COK-like,虚线为率土-like,圆圈图标为融合类;《列王的纷争》2018年年流水为我们根据披露的半年度、年度收入数据进行的流水预测,其他游戏为我们根据七麦、Sensor Tower数据进行的流水预测;《Whiteout Survival》流水测算含国内《无尽冬日》;汇率按1美元=7.2元进行折算 资料来源:智明星通季度经营报告,中文传媒半年度及年度报告,神州泰岳年度报告,七麦数据,Sensor Tower,中金公司研究部
用户大盘:过往受众群集中,近年逐步实现大众化
传统SLG受众群相对集中于男性硬核玩家。 传统的SLG市场具有男性用户比例高,年龄结构偏大的特点根据对抖音平台用户的调研,在抖音的用户玩过SLG游戏的比例仅有约50%,为有调查各游戏品类的最低值。我们认为或主要由于此前主流SLG游戏的高策略性带来上手难度,同时在时间和金钱上的投入有较高要求。
图表7:SLG品类相比其他游戏受众相对较窄
注:数据为2025年2月对抖音平台用户的调研,样本量N=1784 资料来源:巨量引擎《2025游戏行业抖音经营白皮书》,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机会用户不玩SLG的主要原因(2022年)
注:数据为对腾讯平台玩家的调研,机会用户指过去12个月有手游经验的用户,机会用户样本量N=1846 资料来源:腾讯《SLG品类增长白皮书2022版》,中金公司研究部
融合类、减氪减负及多元化题材驱动下,SLG逐步走向大众化。 我们认为游戏性别中性化、泛化趋势下,游戏生命力和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
► 女性玩家占比提升。 我们认为,融合类SLG有两大特征使其更容易得到女性客群的兴趣并实现转化:1)玩法上相对简单化,降低游戏难度,并加入更适合泛游戏用户的三消、塔防等小游戏;2)风格上更多采取卡通画风而非写实画风。部分头部融合类SLG如《三国:冰河时代》《Puzzles Survival》女性用户比例已达到三成。
图表9:融合类SLG的推动下,SLG品类女性玩家比例有所提升
注:2022年数据为对腾讯平台玩家的调研,样本量N=731 资料来源:腾讯《SLG品类增长白皮书2022版》,游理游据研究院,游戏葡萄,第一财经,中金公司研究部
用户付费:整体付费高于大盘
SLG用户付费水平高于大盘 。 以Sensor Tower数据为例,2024年4X类游戏占游戏行业内购收入的约10%,而下载量仅占全行业的约2.2%,反映出相比整体游戏大盘,SLG具有玩家平均付费高的特征。我们认为,SLG用户整体的高付费主要有以下原因:
► 商业化手段与用户需求匹配度高,提升ARPPU: 根据腾讯《SLG品类增长白皮书2022版》,寻找成就感、社交需求属于SLG核心玩家的游戏主要目的。我们认为,在SLG中,玩家主要的寻找成就感的方式为在PvP,GvG作战中取胜,而社交需求的满足则来源于成为联盟的主要贡献者或领导者。这两者均需要较多战略资源的累计,并推动用户为相应的道具进行付费。
► 赛季制延续对资源的需求,提升付费率及持续付费: 根据Sensor Tower的《The State of Mobile Gaming 2023》,2022年有73%的策略游戏采取常态化经营(Live Ops)的策略,而对应的游戏平均流水高出不采取常态化经营的策略游戏数倍。
图表10:SLG中常态化运营的游戏多且对应的平均流水较高
资料来源:Sensor Tower《State of Mobile Gaming 2023》,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1:SLG现有用户和核心用户为新赛季充值比例较高
注:核心用户指付费超10,000元的SLG用户,现有用户TGI= SLG游戏中的用户比例/手游中的游戏用户比例,核心用户TGI=核心用户比例/其他SLG用户比例 资料来源:腾讯《SLG品类增长白皮书2022版》,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产品到厂商:敏捷为刃,匠心为盾
中国厂商优势:“多元化题材+数值商业化能力+成熟买量”构建成功范式
研发侧:中国厂商在游戏数值与商业化模式设计能力上具有优势,契合SLG游戏特征。 SLG游戏中数值和运气、策略、时间等元素存在兑换关系,中国厂商通过“首充翻倍”、“限时氪金”等活动设计氪金体系,能更好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用户的需求;中国厂商通过设立“赛季制”,增加奖励与新游戏角色,促使用户持续消费,契合SLG游戏长生命周期特征;SLG游戏增值服务包括皮肤、资源、角色等,整体商业化模式较为复杂,而中国厂商通过率土-Like和COK-Like类游戏建立成熟的设计机制。
图表12:SLG游戏特征对于机制设计有较高要求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发行侧-特点1:高频更新速率保障长线运营,成熟买量策略拓展市场。 SLG游戏的版本更新频率远高于MOBA、RPG等其他品类。
发行侧-特点2:高频内容更新与强买量能力相互协同。 SLG产品融合的副玩法元素,如三消、塔防等,能够被快速转化为多样化创意素材,显著降低买量测试门槛。
图表13:SLG及其他品类代表游戏更新频率
注:1)统计日期为2024.5.7-2025.5.7时间段内游戏版本更新次数;统计版本为海外发行的游戏版本。2)更新版本指新增游戏功能级别的更新,修复bug的版本调整并未记入 资料来源:点点数据,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4:2024-2025出海SLG细分品类投放占比
资料来源:DataEye,中金公司研究部
核心特征:扁平化架构、快速迭代、有效激励
扁平化 架 构敏捷化研发生态。 厂商通过扁平化架构与机制创新重构了研发范式。我们认为共性逻辑在于以下几方面:
► 缩短“决策-执行”链条。 例如江娱互动拆解项目为独立模块实现并行开发,各小团队对自己的模块有独立决策权。
► 将传统线性研发拆解为“小单元验证-动态调整-快速复制”的闭环。
重视数据洞察与差异化破局。 以点点互动、江娱互动代表的“数据驱动派”,其核心是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实时校准产品方向——从玩法微调到商业化模型优化,以市场反馈为标尺,本质是在品类、题材中寻找“组合效率最优解”,进一步推导出差异化玩法。
组织激励重视从“人才雇佣”到“价值共生”。 当激励机制与研发生态深度耦合(如合伙制匹配长周期打磨、分成制适配模块化开发),游戏厂商便形成了“人才吸引力-创新产出-价值反哺”的正向循环护城河,更好地避免“核心团队流失导致产品断层”的陷阱。
图表15:典型SLG团队管理、研发项目管理特征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七麦数据,中金公司研究部
厂商巡礼
网易:“率土”鼻祖,融合、创新与颠覆
MMO数值能力的复用,开创“率土like”。 网易SLG赛道布局的核心点在于将MMO数值能力复用至SLG赛道,开创“率土类”,通过分层付费、养成深度、战力平衡复用MMO核心数值框架,将MMO的“角色成长”转化为SLG的“势力演化”。
休闲化尝试亦有探索推进。 1)新游戏《Deadly Dudes》,结合横版射击与SLG;2)老产品轻度化,如《率土之滨》青春服简化养成系统,降低门槛并提升策略性,吸引泛用户。
SLG产品矩阵包括《率土之滨》《无尽的拉格朗日》《指环王:纷争》等。
图表16:网易SLG产品情况
点点互动:融合SLG打法再复制升级,产品矩阵逐步构建
团队历程:休闲+SLG复合基因,高敏捷度研运逻辑驱动新品迭代 。 前身为FunPlus北京工作室,主要负责模拟经营品类游戏研发运营。2017年发行FunPlus SLG工作室KingsGroup产品《阿瓦隆之王》《火枪纪元》。2019年开始重建自研自发体系,多点开花(大休闲、大RPG、创新策略);同期成立福州团队(白熊工作室),专注SLG,代表作《Whiteout Survival》。
图表17:点点互动SLG产品情况
三七互娱:SLG为三大战略赛道之一,经典代理产品《PS》长线实力强劲
公司自2018年起开始转型,并持续增加研发方面的投入,制定了聚焦SLG、MMO、卡牌三大赛道的战略。在SLG方面,公司打法亦秉持“代理+自研”方式:
► 自研:2022年8月三七游戏在北京成立“星海工作室”专攻SLG赛道。
► 代理:发行《Puzzles Survival》、《Puzzles Chaos》,通过三消素材吸引泛用户。
图表18:三七互娱SLG产品情况
IGG:老牌出海SLG厂商的体系化优势与转型期的结构性矛盾
IGG核心团队深耕SLG赛道近20年,具备成熟的全球化运营经验,先后推出《城堡争霸》《王国纪元》等长生命周期SLG产品,并在细分赛道上实现玩法突破。团队每年测试超30款新游,形成“高频试错-数据验证”机制。
图表19:IGG SLG产品情况
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 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用户审美疲劳。海外市场本土化竞争激烈,需应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偏好与政策限制,进一步推高运营复杂度。
政策与合规风险。 国内发行要注重内容合规性,未成年人防沉迷等。海外发行面临GDPR、CCPA等数据隐私法规的合规挑战,东南亚市场因宗教敏感内容审查增加本地化成本,且需应对文化差异导致的用户接受度风险。电子竞技、直播等衍生业态亦需应对赌博性质争议及内容版权纠纷。
买量成本上行。 竞争加剧带来买量成本上行,头部厂商竞价抬升CPM,同时有电商渠道分流等影响。中小厂商因买量预算有限,利润进一步压缩,行业洗牌加速。
来源:财富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