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装剧或古代话本中,我们经常听到“三妻四妾”这个词,仿佛它就是古代男人婚姻生活的标配。
在古装剧或古代话本中,我们经常听到“三妻四妾”这个词,仿佛它就是古代男人婚姻生活的标配。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三妻”到底是哪三种?“四妾”又具体指哪四类?它们之间真的只是身份高低的区别,还是另有深意?
事实上,在古代婚姻制度中,这些称谓并非随意而来,每一个都有其严格的等级和规矩。
正妻、平妻、偏房,哪个地位最高?通房、媵妾、宠妾,她们的命运又有何不同?
故事还得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说起。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齐国国君齐灵公正为立后之事而犯了难。
原来他心中有三位爱慕的女子,每一个都各有其独特的风采,令他实在难以取舍。
一日,齐灵公的大臣来询问此事,齐灵公半开玩笑地说:"要不干脆就把她们都立为皇后吧!"本是一句无心的戏言,谁知却被值守的言官一字不漏地记录了下来。
自此,齐国竟出了个荒唐的"三后"之说。
多少年后,西汉的开国皇帝刘彻,也因为先后立了三位皇后的事儿闹得满城风雨。
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称帝之前就已经迎娶了陈阿娇为妻。
陈阿娇在刘彻的夺嫡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堪称是他的大功臣。
然而这位出身显赫的皇后,在后宫中却是骄横跋扈,结党营私,甚至不惜行巫蛊之术,危害宫闱。
终因恃宠而骄,触怒龙颜,被废为庶人。
随后接替她的,是出身寒微的卫子夫。
这位新晋皇后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性情却温婉贤淑。
她虽然一度得宠,却终究难敌后宫的险恶。
在遭人诬陷不得昭雪后,卫子夫含恨自尽,香消玉殒。
汉武帝的第三任皇后,是他的宠妃李夫人。
相较于前两任皇后,李夫人出身平凡,却深得汉武帝欢心。
虽然她生前并未真正册封为后,却在身后被汉武帝追谥为皇后。
由此观之,古人所说的三妻,其实指的就是正妻、偏妻和下妻。
然而这三者的地位却相差悬殊。
所谓正妻,就是男子以正式婚礼迎娶的妻子。
她们多出身名门望族,能与丈夫论资排辈,平起平坐。
偏妻和下妻,本质上不过就是些陪嫁的丫环。
她们虽有妻之名,却连回娘家、上族谱都不被允许,更遑论和正妻比肩。
四妾迷思:良妾、贵妾、贱妾、平妾,谁主浮沉?
既然连所谓的"三妻"尚且如此不平等,那么妾室的命运就更加堪忧了。
古人将妾室女子大致分为四类:良妾、贵妾、贱妾和平妾。
这四类女子,虽同为妾室,命运却大不相同。
良妾,顾名思义,就是出身良家的女子。
她们多半是自愿委身入妾,与主家签订了正式的"纳妾文书"。
这类女子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却很少得到男主人的宠爱。
她们往往要为正妻、贵妾、贱妾服务,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贵妾,则多半是主母的妹妹或侄女。
主母将自己的娣姒送作妾室,为的就是笼络权力,巩固自己在夫家的地位。
这些贵妾仗着主母的势力,在府中嚣张跋扈,有时比正妻还要骄横。
她们常常能轻易得到男主人的宠爱,令其他女子艳羡不已。
再说贱妾。
这类女子大多出身底层,或为歌妓舞女,或是奴婢丫环。
虽说身份低贱,却往往练就了讨好男人的手段,最善解人意、察言观色。
她们虽然起点低,但往往能靠男主人的宠爱一步步上位,直至凌驾于所有女子之上。
最后,还有一类"平妾"。
她们多为寻常百姓人家的女儿,没有显赫的出身,也不懂得如何讨男人欢心。
在众多妾室中,她们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一群。
她们终其一生,都在男主人的家中默默承欢,不求名利,只盼得一日三餐,相夫教子,了此残生。
春秋战国时期,纳妾还只是皇亲国戚的专属特权。
就连那些高高在上的诸侯贵族,也没有资格娶妾。
直到大一统的汉朝,皇权渐盛,纳妾的习俗才开始在朝廷中悄然兴起。
从汉代开始,一些三品以上的高官权贵,才有资格娶妾。
他们往往拥有数房甚至数十房妾室,过着君王般的奢靡生活。
到了开明进步的唐朝,纳妾之风甚嚣尘上。
唐律规定,亲王可以纳妾十二,官员可纳妾的数量也要按照品级高低而定。
不过,无论多么开明,百姓与商人仍是纳妾的"空白地带"。
在这个阶层,男人想娶妾,简直比登天还难。
元朝建立后,统治者蒙古人为了提升汉地人口,出台政令,允许40岁以上无子嗣的男子纳妾。
这是平民首次获得纳妾的"资格"。
即便如此,受限于经济条件,绝大多数老百姓连娶妻都困难,更不要说三妻四妾了。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成熟期。
虽然这个时代极度重男轻女,但奢靡之风却有所收敛。
能真正拥有三妻四妾的,也就只有那些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了。
寻常百姓家,能娶上一房妻室就算是阖家欢喜的大事,哪里还敢奢望什么妾室?
纵观整部中国古代史,三妻四妾制度的变迁,折射出的是一部尊卑悬殊、重男轻女的封建史。
在这部苦难的史诗中,女性永远处于悲惨的底层,任凭男权随意玩弄。
无数的女子被当作商品,在权贵之间随意赠送、交换;无数的女子被迫委身入妾,忍辱负重,不得不以委曲求全的方式苟且偷生。
对古代女性而言,三妻四妾是种无法逃脱的梦魇。
它意味着她们毫无尊严可言,意味着永远沦为男性的附庸和玩物。
而对于普通男性,三妻四妾也不过是海市蜃楼般的幻梦罢了。
能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的,永远只是那些手握至高权力和惊人财富的特权阶层。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一夫一妻制早已成为婚姻的基本准则。
回顾古代三妻四妾制度的种种弊端,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婚姻自由和两性平等。
毕竟,比起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今天夫妻和睦、相敬如宾的婚姻关系,才更值得我们追求和呵护。
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婚姻制度领域不断改革、不断进步的动人诠释。
让我们携手並进,共同维护一夫一妻制,捍卫现代文明婚姻的神圣与庄严。
而那些行将就木的陋习,就让它永远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中吧。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负古人探索真理的艰辛,才对得起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来源:金张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