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初的时候,他任用吕溱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吕溱去世以后,他又起用滕甫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01
译文
神宗皇帝继位以后,就立志要治理好国家。
最初的时候,他任用吕溱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吕溱去世以后,他又起用滕甫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滕甫这个人啊,不拘小节。神宗经常派遣小黄门拿着自己的便签去向滕甫咨询问题。滕甫呢就经常把这些便签拿出来炫耀。有的人发现便签中有错别字,就说滕甫是故意泄露皇帝的这个过错。神宗皇帝大魏愤怒,专门下诏批评了滕甫,并将滕甫定性为李逢的同党,不再用他。
02
原文
神宗即位,锐意求治。
初用吕溱为翰林学士,为开封府。溱死,又用滕甫为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
甫性疏,上时遣小黄门持短札御封问事,甫夸示于人。
或有见御札中误用字者,乃反谤甫以为扬上之短。上怒,疏斥之,以为逆人李逢亲党,不复用。
03
补
吕溱:北宋状元。这位爷历仕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能力非常强悍,业绩也非常强悍。他还被称为“七字舍人”,意思说说话很少。
滕甫:即滕元发。他原名滕甫字元发,为了避讳,就改字为名,然后又取了个字达道。他是范仲淹的外甥。这个人以前我们就提到过。这是两次殿试混到了第三(探花)的神人。他在西北,号称名帅。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个狠人。
李逢:赵廷美的后裔。他应该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反对意见),又做了一些不太合适的事(神神道道的事)。再加上他身份有些暧昧,所以就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
04
感
先说一下李逢这个人为什么姓李。因为宋代有一个出籍制度。就是允许远支的宗亲脱离本宗。然后他们就不再是“皇亲”了,他们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科考之类的。两宋对宗室管理的还是比较严格的,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宗室大臣。(赵汝愚算一个?)
皇帝会专门给出了籍的宗亲赐个姓氏,一般是李姓。因为李姓是前朝(唐朝)的国姓,比较好看。
所以,这个李逢虽然姓李,但是他在血缘上是赵家的人。
然后我们再说滕元发的事。滕元发是真的深受神宗皇帝的信赖。就像上面讲王陶弹劾韩琦,神宗就问过滕元发的意见。滕元发认为韩琦确实有错,但是说他是跋扈就太过分了。
至于说滕元发显摆神宗便签的事,不见于宋史。
宋史上说滕元发是被王安石以“书诏小失”贬谪外放。然后滕元发就到地方上去搞改革去了,干得还不孬。
苏轼说他“其才虽大,不施于廊庙;其言虽切,多见於谪迁。然废放历岁,不为自怜,遇事益壮,斯亦天下之正人也。”
唉,滕元发这样的人用一下就比王安石强一些。但是,宋神宗实在是等不及了。因为他爷爷和亲爹留给他的摊子实在是太烂了。
来源: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