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2300多个孩子108里徒步中的泥泞与跋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1:17 1

摘要:4月3日凌晨4时50分,“出征”的号角打破六盘山的寂静,来自固原市第二中学、弘文中学等学校的2300多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徒步赴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往返108里的征程,自1995年始,至今已坚持了30年,共有3万多名学生

4月3日凌晨4时50分,“出征”的号角打破六盘山的寂静,来自固原市第二中学、弘文中学等学校的2300多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徒步赴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往返108里的征程,自1995年始,至今已坚持了30年,共有3万多名学生在致敬英雄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挑战极限中磨炼意志品格,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力量。

凌晨4时50分,学生们准时出发。

蜿蜒如龙的千人队伍踏上54公里徒步征程,奔赴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

旗帜飘扬,红歌嘹亮。弘文中学初一一班旗手张岩峰高擎红旗,带领蜿蜒如龙的千人队伍走在最前面。队伍中,李子乐的背包里,除了简单的水和食物,还有一份珍贵的礼物——一朵小白花。“我要献给在任山河战役中壮烈牺牲的英烈们,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让英雄看见新时代少年的心意。”李子乐说。固原二中老师刘银娟已经是第6次走这条“长征路”了,在学生时代走过一次,当老师后又与学生们同行5次。“孩子们通过行走,可以感受到集体和团结的力量,为英烈扫墓,可以感受和发扬爱国主义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比讲100次道理还要真切有效。”刘银娟感叹道。

连夜出发,少年们从步履蹒跚到目光坚毅的蜕变。

三十年薪火相传,经过一代代接力,这场“行走”已升华为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于一体的大思政课,辐射带动许多学校、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今年,来自福州三中、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银川一中、银川二中、银川十三中、银川实验中学等学校的学生,与固原市师生共赴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

新华学院30名师生为了此次活动,提前进行体能锻炼,开展各种培训。经管系一名大三女学生,在高中时就读于彭阳一中,一直没机会参加徒步任山河祭奠英烈活动,今年得知有机会参加后,积极报名,每天跑步3—5公里。“一定要把心中的遗憾补上。”她说。

这场始于1995年的特殊思政课,已让数万学子在行走中读懂“集体”“家国”与“传承”的重量。

去年的活动引起网民高度关注,直播观看人数过亿,成为全国中小学思政教育的亮点。今年第30堂“行走的思政课”一开播,直播间便涌入几十万全国各地的粉丝,“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加油!”“为学校30年的坚持,为孩子们的付出,点赞!”“这种思政课非常有意义,锻炼了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在广西为广大师生点赞。”“这是教书育人最好的形式,值得各个学校学习。”全国网友纷纷为此次活动点赞。

在任山河烈士纪念碑前,数千师生列队肃立,小白花与红领巾交相辉映。三十年来,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坚持用脚步校准人生坐标‌,这样沾着泥土、带着体温的教育,正成为全国思政教育的标志性范本。(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永峰 高晓刚 文/图)

来源:黄河新闻吕梁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