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差、长不高?医生推荐这碗“健脾汤”,调内热、助吸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11:52 1

摘要:不少家长都愁:孩子吃得不算少,怎么就是个子蹿不上去?明明补品买了一堆,人还是脸色发白、容易生病。关键问题常常不在“吃什么”,而是在脾胃不调、消化吸收跟不上。这,就像一块地,土壤不肥沃,再好的种子也长不高。

不少家长都愁:孩子吃得不算少,怎么就是个子蹿不上去?明明补品买了一堆,人还是脸色发白、容易生病。关键问题常常不在“吃什么”,而是在脾胃不调、消化吸收跟不上。这,就像一块地,土壤不肥沃,再好的种子也长不高。

很多人一看到孩子瘦小,就拼命塞营养品,以为是缺钙、缺蛋白质。其实不少孩子的症结在脾胃。
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现代医学换个说法,就是消化系统的功能。如果吸收差,营养再好也只是“过路货”。

我见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天天喝牛奶、吃肉,结果检查里微量元素并没明显不足,可身高曲线还是离同龄人一截。根源在于消化道的吸收率,常常低于同龄人的10-15%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孩子“吃的不少,长的不快”。

脾胃虚弱的孩子,不光个头慢,还常伴随一堆小毛病。容易腹泻、积食、口臭、舌苔厚、手脚心烫,这些都就是“内热”或者消化功能堵塞的信号。

有调查显示,约三成学龄前儿童存在消化功能不佳的问题。这并不会立马危及生命,但长期下来,孩子的生长曲线就容易变得“平”。
像种树,三年扎不下根,就很难长成参天之姿。孩子身体也一样,黄金期错过了,以后再怎么补,效果也有限。

更现实的麻烦是,学校体检的时候,身高没过线,家长担心,孩子自己也开始自卑,甚至影响心理状态。

在门诊的时候,我经常会推荐家长尝试一些简简单单的健脾养胃汤水。别被名字吓着,不是偏方,而是顺着脾胃的规律给点温和的调养。

像山药、扁豆、陈皮、白术,这些在药食两用的角度里都算安全。放在家常汤里,不刺激,还能慢慢调理孩子的消化力。
山药有“补而不腻”的好处,扁豆能健脾化湿,陈皮行气,又不怕孩子胀气。熬一锅汤,孩子喝一碗,等于把肠胃的锅炉点旺了,营养就能顺着火候往全身输送。

需要强调一点:这里说的健脾汤,不是让大家盲目照搬,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要注意辨清孩子是否合适。比如光消瘦却没湿热,配料就得调整。

长年在临床里,我看到太多家长追热潮。流行什么保健品,就一股脑地给孩子买,指望“立竿见影”。但孩子的身体,不是机器,脾胃是慢慢养出来的

有些老话挺在理:“饭要细嚼,肚要留点。”孩子狼吞虎咽,脾胃容易受伤。再比如零食不断,甜饮料常挂嘴上,结果就是消耗了脾胃的火力,再补汤补菜,也抵不过坏习惯。

研究也表明,孩子如果长期快餐化饮食,体内炎症指标会活跃,结果反过来也影响了身高的潜力。
所以说,健脾汤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三餐规律、饮食清淡,让肠胃有喘气的机会。

很多人光盯着营养,其实孩子成长还靠心情和环境。情绪焦虑、压力过重,也能直接影响消化力


这点在儿科门诊里屡见不鲜,胃肠问题常常跟心理挂钩。
家长如果餐桌上天天催促、责骂,孩子吃饭只会越发紧张,脾胃更受影响。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规律的户外活动。晒太阳能合成维生素D,不仅利于骨骼发育,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功能。国外有个十年随访研究发现: 户外玩耍时间与儿童身高曲线呈正相关。简单说,晒太阳、跑动、出汗,就是天然的“健脾方”。

从医生角度讲,想让孩子个子慢慢追上去,别只想着一味进补,要先看孩子的“地基”——脾胃。调整吸收能力,才是真的省时省钱的办法

所以我常劝家长,不妨从一日三餐和简单的健脾汤做起,别心急。孩子的发育有自己的节奏,只要脾胃调顺了,身体自然会把握住每一次生长的机会。

长个子这事,别把它单看成“缺啥补啥”,更像是看一块土地,你得先养好土,苗子才能抽节。健脾,是家长能做的最稳妥的一步。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差别,你怎么看待“脾胃差”和个头发育的关系?欢迎在评论里聊聊你的看法或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敏,李艳红. 儿童慢性消化不良与生长发育关系的临床观察[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04):412-415.
[2]李洁,王文. 山药扁豆汤对学龄前儿童脾虚体质的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1,28(06):45-49.

声明:以上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非诊疗建议。健脾汤仅为常见食疗思路,具体加减需结合体质。如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本文旨在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如有涉及内容存疑或影响权益,请与我们联系修正。

来源:岐黄张大夫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