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们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长达12年的难题,这个结果大家都很满意,真心感谢你们!”近日,吐哈油田公司负责人带着一面锦旗,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人民法院石油人民法庭法官致谢。
“你们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长达12年的难题,这个结果大家都很满意,真心感谢你们!”近日,吐哈油田公司负责人带着一面锦旗,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人民法院石油人民法庭法官致谢。
事情的缘由还要从20多年前说起,许某系吐哈油田职工,与第一任妻子育有三个子女。第一任妻子因病去世几年后,许某与第二任妻子陈某结婚,结婚时陈某带着一个子女。之后,许某与陈某及陈某带来的孩子一直生活在一起,直至2013年许某因病去世。
许某去世后,按照吐哈油田相关规定应向其家属发放抚恤金、丧葬费共计5.9万余元,但因家属之间对该笔款项数额分配争议较大,所以该笔款项一直在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存放。其间,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多次催促家属前来领取该款项,但因数额分配问题一再搁置,街道社区多次调解无果,家属又不愿意走司法程序,导致恩怨长达12年。
一边是尽快让家属领走该笔款项,一边是家属意见分歧较大无法领取,让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头痛不已,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石油人民法庭。
法庭庭长张雪雷为解决好许某的身后事,立即联合街道社区、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登门走访,背靠背开展矛盾化解工作。调解法官通过多次耐心释法说理,用温情司法缝合破碎亲情,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考虑到陈某年龄大了,又无固定收入,许某的三个子女主动表示将大部分款项分配给陈某。
在法官的见证下,几个家属握手言和,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也按照协议约定数额将款项分别发放到了家属们手中。至此,长达12年的恩怨得到化解,困扰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的“头疼事”,终于得到解决,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新的一年,伊州区人民法院石油法庭将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先行调、和为贵’司法理念,积极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前沿阵地’作用,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用司法温情将纠纷化解在最基层,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3月15日,伊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文婷说。
来源:天津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