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毁掉健身人的练法:组组力竭!(99%的人都遇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0 11:12 1

摘要:网上的鸡汤健身教学层出不穷,而且都比较激进,喜欢用训练的力竭程度,去衡量训练质量。于是,许多健身爱好者为了追求突破极限,每组都喜欢练到力竭,非得练到头晕眼花、眼冒金星、气喘吁吁才是“到位”。

网上的鸡汤健身教学层出不穷,而且都比较激进,喜欢用训练的力竭程度,去衡量训练质量。于是,许多健身爱好者为了追求突破极限,每组都喜欢练到力竭,非得练到头晕眼花、眼冒金星、气喘吁吁才是“到位”。有的人甚至认为,把自己练到吐,才算是圆满。组组力竭的练法对意志力强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你的身体和肌肉都会造成巨大的损伤!

那么,索队今天就来讲一讲组组力竭,真的害人不浅!

索队出品,智商税终结者。

等不及了,索队要发车了!今天的车速比较快,大家慢慢阅读!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公司立场无关。文章仅用于和读者交流、知识普及,不作为疾病诊治建议,部分专业词汇仅为引用专业知识,配图来自互联网和AI,侵删。说白了,咱们只是普通地球人,可不是钢铁侠!
每次训练不是打游戏开挂,不可避免是会累的,而且疲劳也会像攒积分一样越攒越多,这是自然规律。

你刚开始第一组就把自己练到力竭了,后面几组还想稳如老狗呢?哪有这种好事!

比如你想用10RM做10组10次,实际操作肯定办不到!

你第一组还信心满满,能勉强完成10次,第二组勉强做了8次,第三组能做6次都够呛了,到后面几组,就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也就3、4次,动作变形不说,姿势也崩溃了,甚至还可能会受伤。

这时候,身体其实已经亮红灯,神经和肌肉都快罢工了。

刚开始还好,偶尔来一次问题不大。

一旦等你水平提升、负重越加越多之后,老是这样把自己往死里练,恢复问题只会越来越明显,更别提长肌肉了!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你会发现,下次训练,自己的力量水平直接卡死甚至倒退!

比如前几天用某个重量还能做8下,今天上手一试,连6下都快撑不住,咋霍霍都没以前有劲,想慢慢加点重量都加不上去,甚至连原来的水平都保不住,这意味着你已经无法再使用渐进负荷原则帮助自己进步了!

再往下发展,问题可不只是举不动这么简单了,很容易造成你过度训练。

1、首先就是睡眠质量直线下降,这是判断你训练是否过度的最直接表现!

你会发现自己开始睡不好,白天没精神,脾气变得暴躁,一点小事就火冒三丈,注意力也老是飘,甚至健身房都不想去了,就像你的手机一直运行大型程序,发烫卡顿,电量还掉得飞快。

睡眠对增肌的重要性不用索队多说吧,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黄金阶段。

但光睡没用,重要的是保证深度睡眠的质量,不光是分泌生长激素最多的时刻,还决定着肌肉合成效率、皮质醇调节、睾酮合成等方面。

正好,索队即将开讲《深度睡眠指南》,这次新的课件+真实用户案例+0广告内容纯科普,仅邀请99名粉丝参与。

2、力量和肌肉增长直接停滞

如果你经常组组力竭,你的神经和肌肉都会“过载”,你要是还死磕不换套路,基本就是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吃亏的只会是你。

直接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越练越累,越累越恢复不过来!

索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总是觉得身心都非常疲劳,浑身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说明你的力量和肌肉增长早就原地打转,根本涨不了。

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加班过度的小团队,每天都在爆肝加班修复Bug,根本没机会搞新功能和优化。

3、皮质醇爆表

你的皮质醇越高,力量和肌肉增长就越难!

皮质醇全文科普:史上最全的皮质醇管理指南,5000字+颠覆认知(压力肥、睡眠差、掉肌肉必看)

训练后的皮质醇适度短暂上升,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力竭会让数量和持续时间远超恢复所需范围。

比如,2006年5月发表在《应用生理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文献就发现,力竭组训练后皮质醇峰值是非力竭组的1.5~2倍,而且某些人在48小时后皮质醇还未恢复正常,非力竭组恢复就快得多。

如果你再组组力竭的话,皮质醇居高不下,就会抑制蛋白质合成、增加蛋白降解,导致恢复越来越慢,甚至掉肌肉!

当然,除了索队说到的这3点,过度训练的副作用还有很多,可以参考:7种过度健身的症状,正悄悄吞噬健康!掉肌肉/失眠......(附解决办法)

总而言之,经常组组力竭,绝对百害无一利!

那怎么避免组组练到力竭,把自己练废?

有个超级实用的方法,那就是一开始别太猛,可以把起步重量适当降低一点!

索队拿常见组数举个例子:

●每组做3次?咱就拿能举5-6次的重量来起步做(5-6RM);

●每组做5次?选能举8-10次的重量来起步做(8-10RM);

●每组做8次?就用能做10-12次的重量来起步做(10-12RM);

●每组12次?挑能做15次以上的重量来起步做(15RM以上);

●每组15次?干脆用能做20次以上的重量来起步做(20RM以上);

……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不单是轻松一点,而是你每一下、每一组都能稳稳控制,动作漂亮,受伤风险也大大降低。

更赞的是,你没一上来“爆肝”,给自己留有余地,这样你后面几周想微微加重量、加次数(即渐进负荷),也更容易了,训练进步也更稳。

然后,再说一说10x10这种“魔鬼”高组数训练法,这种方案强度超高,起步重量更要格外注意。

如果你看过相关的研究文献,你就会发现,哪怕是大神,做10组10次的时候,最多也就只能用极限重量的60%,也就是用自己最多能举20次的重量,做10组10次。

而且,就算这样,绝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完整!

很多人第一组还行,后面几组就撑不住了,还得继续降重量,结果下调到25RM甚至30RM的轻重量,才能安全做完10组10次。

总而言之,索队真心建议大多数健身朋友们都学会管好力竭,可别再组组力竭了!

健身本来应该是能陪你几十年、终生受益的运动!

但如果你总是“爆肝式”撸铁,最后收获的只有伤病和恐惧,反倒变成你的噩梦。

此外,不管你是增肌、减脂还是干脆只想提升力量,都离不开科学的训练计划。

凭感觉瞎JB练,就算短期有点效果,但很快就会遇到瓶颈、训练卡壳,甚至直接停滞不前,到时候真的就是欲哭无泪。

1、Kreher JB, Schwartz JB. Overtraining syndrome: a practical guide. Sports Health. 2012 Mar;4(2):128-38. doi: 10.1177/1941738111434406. PMID: 23016079; PMCID: PMC3435910.2、Vieira, A., Umpierre, D., Teodoro, J., Lisboa, S., Baroni, B., Izquierdo, M., & Cadore, E. (2021).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Performed to Failure or Not to Failure on Muscle Strength, Hypertrophy, and Power Output: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1, 1. https://doi.org/10.1519/JSC.00000000000039363、Izquierdo M, Ibañez J, González-Badillo JJ, Häkkinen K, Ratamess NA, Kraemer WJ, French DN, Eslava J, Altadill A, Asiain X, Gorostiaga EM.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trength training leading to failure versus not to failure on hormonal responses, strength, and muscle power gains. J Appl Physiol (1985). 2006 May;100(5):1647-56. doi: 10.1152/japplphysiol.01400.2005. Epub 2006 Jan 12. PMID: 16410373.

来源:FE健身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