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上午,初秋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学科带头人高岩的诊室,赵安(化名)神清气爽地坐在高院长对面。经过术后复查,他的右眼远视力达到1.0,近视力更是高达1.2。“色彩回来了,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这位37岁的街头素描师难掩喜悦之情。
9月9日上午,初秋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学科带头人高岩的诊室,赵安(化名)神清气爽地坐在高院长对面。经过术后复查,他的右眼远视力达到1.0,近视力更是高达1.2。“色彩回来了,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这位37岁的街头素描师难掩喜悦之情。
图│高岩院长为赵安进行裂隙灯复查
谁能想到,就在几周前,赵安还因患上被他称为“老年病”的白内障而忧心忡忡。
色彩黯淡,艺术生涯突遇“模糊”危机
赵安瘦瘦高高,一头卷发扎成小辫,典型的文艺青年形象。作为一位街头素描师,他对色彩和细节有着极高的要求。
“一开始真的很难接受。”赵安回忆道:“一年前在外写生时,我发现看东西越来越模糊,整体色调变暗。最初以为是没休息好,但一个月后情况越来越糟。”
辗转多家医院后,赵安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诊断:右眼并发性白内障。在他的印象中,“白内障”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
图│赵安的母亲陪他来院手术
“我当时反复求证,难以接受这个结果。”赵安坦言,尤其是初次就诊时看到诊室里大多是老年人,他感到特别不好意思,从心底无法接受自己年纪轻轻便和老年患者“为伍”。
寻求高岩帮助,飞白手术重见新视界
在查阅资料时,赵安了解到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高岩院长关于并发性白内障的案例报道,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第一次见到高院长,她就用温声细语解答了我所有疑问,看我紧张还拍拍我的肩膀说‘放心交给我’。”赵安回忆道。
8月27日,赵安接受了右眼“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结束后,赵安表示手术速度快得超出他的想象:“我刚放松下来,就听到高院长说手术一切顺利,可以起来了。”
图│高岩院长手术
术后第二天,当护士为他拆开右眼纱布的一刹那,一个崭新、明亮、绚彩的世界映入眼帘。他新奇地环顾四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片刻沉默后,他忽然打开随身的背包,拿出了那块几乎陪伴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调色盘。在家人和医护们的目光中,他指尖轻触那些熟悉的色块,嘴角扬起笑容,喃喃自语:“就是这个色彩,都回来了……” 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续写艺术人生的画卷,拥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专家提醒:年轻人白内障发病率上升需警惕
高岩院长表示,近年来,像赵安这样的年轻白内障患者并不少见。“过去白内障主要发生在老年人中,但现在年轻人患病率确实在上升。这通常与高度近视、眼外伤、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高院长解释说,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简称“飞白”)是近年来白内障手术的重大进展,通过精确的计算机引导,实现手术切口、撕囊和碎核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特别是对于艺术家、设计师等对视觉质量要求高的职业,飞白手术配合功能性人工晶体(如双焦、三焦晶体)能够同时解决白内障、屈光不正和老花问题,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的视觉需求。”
术后重现缤纷世界 “过来人”鼓励病友
复查当天,赵安在诊室外遇到了一位比他更年轻的白内障患者,对方正忐忑不安地等待就诊。赵安主动上前,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对方勇敢面对手术。
“现在我也成了‘宣传大使’,人不管得了什么病,重要的就是及时就医,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赵安笑着说。
数据显示,中国白内障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但近年来40-50岁人群中的白内障患病率确有上升趋势。专家建议,一旦出现无明显疼痛的渐进性视力下降、色彩辨识度下降、眩光等症状,应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
于赵安而言,手术不仅恢复了他的视力,更挽救了他的艺术生命。“现在我能继续捕捉世界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抹色彩,这才是最重要的。”赵安说。
来源:锦绣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