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美国真可谓是风云突变,刚刚“战争部”牌匾挂上去,还没捂热乎,首都华盛顿的街头就炸开了锅。数千人涌上街头,高喊口号,抗议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这场面,可不是小打小闹。
据报道,这几天,美国真可谓是风云突变,刚刚“战争部”牌匾挂上去,还没捂热乎,首都华盛顿的街头就炸开了锅。数千人涌上街头,高喊口号,抗议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这场面,可不是小打小闹。
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将国防部的名称恢复为“战争部”,还要求作为“次级称谓”在官方场合使用。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头衔也随之改成了“战争部长”,五角大楼更是连夜换上了新门牌。美媒直言,这一幕堪称历史性的转折点,毕竟“战争部”这个名字,已经消失了七十多年。
可这事真不是简单的换个牌子那么轻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都注意到,这项行政令虽然号称“立即生效”,但正式更名还得过国会那道坎。民主党议员立刻提出质疑,认为这会带来巨额开支,还会干扰五角大楼的正常运转。更有人担心,这种象征性的调整背后,藏着特朗普政府更强硬、更冒进的军事政策。
特朗普自己却是信心满满。他说,“战争部”这个名字更有力量,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国防听起来太保守,必要的时候美国就要能主动出击。这番话一出口,舆论瞬间哗然。有媒体说,特朗普是想为美国军队塑造更强硬的形象,也有人担心这会刺激全球局势更加紧张。
这场风波还没平息,美国街头的抗议就炸开了锅。9月6日,华盛顿特区爆发大规模游行。数千人走上街头,抗议特朗普政府在首都部署国民警卫队,也对“战争部”新政表达了强烈不满。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直奔白宫方向,气氛一度非常紧张。
其实,特朗普8月初就已经宣布,派遣国民警卫队进驻首都,协助恢复法律秩序和公共安全。他还把芝加哥、洛杉矶、纽约等民主党主政的城市称为“问题城市”,暗示要用强硬手段应对社会动荡。华盛顿部署的国民警卫队员超过2000人,气氛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
华盛顿特区的总检察长施瓦尔布也坐不住了。他宣布已就国民警卫队部署一事,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责特朗普政府越权、违宪。这一纸诉状,等于把白宫和地方官员的矛盾彻底摆上了台面。
再看美国社会的反应,真是五味杂陈。有民众认为,恢复“战争部”是赤裸裸的战争信号,完全偏离了和平发展的主线。也有人表示理解,觉得美国需要更强硬的国防姿态。可大多数普通人担心的是,这么折腾下去,恐怕会让美国陷入更多冲突和争议。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怎么看美国更名“战争部”,他一句“这是美国的内部事务,我不做评论”,把话题轻轻带过。这种态度,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外界都在看美国到底要怎么走,没人愿意轻易表态。
美国内部的争议却越来越大。批评者认为,更名国防部会带来高昂的成本,换门牌、改徽章、改网站,甚至全球美军基地的标识都得换。据分析,光是这些“面子工程”就要花掉数十亿美元。有人讽刺说,还不如把钱用来提高士兵待遇,或是多招几个外交官,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有学者指出,这次更名表面看是象征性的调整,实际上却传递出危险信号。美国将更加赤裸裸地以战争为核心,来定义军事和外交政策。未来美国军力的使用,可能更具进攻性,甚至不再遮掩自己的“好战”本色。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来说,这无疑是颗不定时炸弹。
更有媒体注意到,特朗普在“战争部”挂牌当天,还顺势调整了国防部长的职衔,变成了“战争部长”。这在美国历史上也是破天荒头一遭。有人担心,这种“强硬姿态”会误导军队,把注意力从真正的安全优先事项上分散开来。
其实,特朗普的这套操作,外界早有预警。分析人士指出,推动更名,实际上和特朗普对联邦政府大刀阔斧的“重塑”政策一脉相承。他不仅解雇了大批联邦雇员,还大幅度裁撤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规模。现在更进一步,把国防部都要改成“战争部”,无非就是要把美国塑造成可以随时出击、主动进攻的超级大国。
可这种做法,真的能赢得民心吗?美国社会已经因为经济压力、社会分裂、外交争议等问题变得焦躁不安。游行示威、街头抗议,成了家常便饭。特朗普能不能靠一个“战争部”就让美国变得团结强大?恐怕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来源:掌中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