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守护校园金融安全,提升学生反诈防骗意识,9月11日,由安宁市委政法委、安宁市委宣传部、安宁职业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安宁市公安局、云南法制报主办,安宁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妇联、安宁金融监管支局、招商银行昆明分行承
为守护校园金融安全,提升学生反诈防骗意识,9月11日,由安宁市委政法委、安宁市委宣传部、安宁职业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安宁市公安局、云南法制报主办,安宁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妇联、安宁金融监管支局、招商银行昆明分行承办,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等11所职业技术高校参与的“法润万家·情系螳川”普法巡演暨“地校媒银”携手开展“反诈第一课”进校园宣传活动启动。
活动将通过反诈情景剧、宣传展板、PPT讲解等形式,为学生上好开学反诈第一课,并组建反诈志愿队,发布《大学生防诈指南》电子刊及“反诈九宫格”警示海报,多维度筑牢反诈防线。届时,安宁市公安局、云南法制报、招商银行昆明分行将在安宁市职教园区设立3个反诈常驻咨询亭,提供为期1个月的常态化咨询服务,持续守护师生财产安全。
安宁市公安局织密校园反诈“防护网” 筑牢坚固防线 守护青春账户
“不贪小便宜,遇事冷静分析,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日前,云南轻纺职业学院新生报到现场,一堂由安宁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带来的反诈宣传现场课引得师生家长连连鼓掌。今年以来,安宁市通过警校联动、精准宣防、严打整治等举措,构建起全域反诈新体系,推动全市电诈警情同比显著下降,为青春账户筑起坚固防线。
高位推动 织密“警校联动”责任网
该局构建警校“防诈反诈”命运共同体,联合市教育体育局、职教园区管委会结合实际出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十条措施》,明确派出所每月进高校集中宣传不少于1次,每周通报各所完成情况,对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调度。
该局制定下发《安宁市纵深推进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方案》,建立警校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高校成立反诈专班,形成“公安主导、学校主责、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反诈工作新格局。
该局开展“警徽闪耀反诈路,利剑出鞘斩‘诈’风”宣讲擂台赛,选拔优秀团队进校巡演,开展精准宣传,提高学生接受度。
精准宣防 打造“靶向教育”新阵地
针对安宁职教园区学生群体特点,该局建立“警校反诈联盟”微信群矩阵,每日推送最新骗术解析;创作短视频、动漫、H5等新媒体作品20余部,其中多部专题剖析“两卡”犯罪手法及对青年学生征信污点、法律制裁、学业中断等毁灭性影响,总浏览量超5万次。
该局在学校食堂滚动播放反诈视频,张贴海报2万张,发放《大学生防骗指南》等宣传资料4万余份;创新“反诈游园会”“防骗情景剧”等互动活动,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
该局以案例警示强震慑,剖析虚假购物、刷单返利、冒充熟人等骗局,提示学生防范当前校园常见高发类案件;通过微信公众号深度曝光学生涉“两卡”引流、黑灰产的真实案例,揭露“高薪兼职”实为“洗钱”帮凶、“借卡周转”导致犯罪同谋的残酷真相,警示学生“出租出售‘两卡’=自毁前程”。
重拳整治 形成“以打促防”强震慑
该局严打涉校“两卡”犯罪,开展“断卡”行动,建立涉案电话快速关停机制,封堵诈骗号1200余个。
该局联合金融部门规范校园贷推广行为,取缔违规推广点;协同市场监管部门整治校园周边商业环境,清理诱导学生办卡、租卡的非法中介和存在诈骗风险的场所,挤压“两卡”犯罪生存空间;布设反诈文化长廊,创作反诈宣传产品。
“学生从‘被动听’变为‘主动讲’,反诈逐渐成为校园文化一部分。”职教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从制度构建到宣传创新,从精准打击到群防群治,这场全民反诈行动仍在持续升温。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化开学反诈第一课品牌效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校园反诈防护网, 筑牢莘莘学子抵御“两卡”犯罪的认知高墙。
记者 起朝燕 通讯员 王雯
矩阵反诈织密网 金融护航全民安——招商银行昆明分行反诈宣传纪实
“太感谢你们了,要是这笔钱真被转走,我追悔莫及。”招商银行昆明分行某支行大堂内,一名意识到被骗的客户由衷感谢道。在金融反诈战场上,银行不仅是服务窗口,还是守护客户“钱袋子”的重要防线。招商银行昆明分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扛起金融机构主体责任,构建“全场景覆盖、全链条防控、全要素联动”的反诈体系,将金融安全服务延伸至县域末梢。
反诈宣传稳航“梦想之舟”
针对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金融知识有待提高的特点,该行创新开展“金融安全护航计划”。作为云南省国家助学贷款代理结算机构,该行在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结算账户的基础上,建立“助学贷款+金融教育”双轨服务机制。
在省教育厅、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该行派驻金融教育志愿服务宣讲员,深入全省129个县(市、区),设立金融安全教育宣传点,开展“慎掌金融之舵,稳航梦想之舟”护航行动,创新推出《理性青年养成手册》口袋书,设计定制化文创礼品。
警银媒校共筑“安全防线”
针对诈骗犯罪呈现的精准化、智能化、产业化特征,该行构建“警银媒校”四方联动机制,联合安宁市公安局、云南法制报等单位,在省内高校、职业教育园区开展“开学反诈特别季”专项行动。通过设置“反诈宣传进校园”站点,举办“金融反诈”主题集市、专题讲座等活动,系统普及用卡安全及防诈骗等知识。
在安宁职业教育园区,该行创新在线下布设“反诈九宫格”警示海报,在线上开设“开学防诈指南话题专栏”,普及常见反诈知识。同时,为上万名学子送上“开学反诈第一课”专项宣传活动,通过情景剧表演、“诈弹拆除”游戏、招募“反诈代言人”、组建校园反诈志愿队、每月开展“反诈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将反诈宣传深融于师生高频场景。
立体覆盖形成“反诈合力”
该行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原则,构建“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处置”全流程防控机制,在分行端梳理服务场景应答指引,确保一线员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该局全面落实“一问二查三看四核实五提醒”标准化审核流程,提升柜台内外高效协同联动,通过反诈宣传、普及金融知识等方式,提供“一对一”风险提示。
下一步,该行将坚持“金融为民”的服务初心,不断完善“科技+宣传”融合模式,将金融反诈防线持续推进,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为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更大力量,让金融安全之光照亮千家万户。 通讯员 马缘
党建引领织密安全网 法治护航青春无诈路 云南经管学院打造校园安全“金盾牌”
法治是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基石。近年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校地联动为“协同纽带”,师生共治为“活力源泉”,创新构建“党建引领、校地协同、师生共治”三位一体校园法治生态体系,将法治宣传教育从单一宣讲升级为全链条浸润,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践行。
党建引领 筑牢普法根基
“法治宣传不是零散的活动,必须融入校园安全管理血脉。”一次党委会上,该院党委书记徐宝春的话掷地有声。该院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1357”校园安全管理体系顶层设计,让普法工作有了清晰的“路线图”。
“1357”体系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一委”即1个安全稳定工作委员会;建立不想违的教育机制、不能违的管控机制、不敢违的惩戒机制“3种机制”;成立以保卫干部、安保人员、辅导员、宿管人员、学生志愿者等为主要力量的“5支队伍”;开展思想教育、安全管理、反诈宣传、隐患排查、人民调解、联动联治、应急演练7项经常性工作。
通过构建“党建引领、校地协同、师生共治”的法治宣传模式,该院连续3年实现“零重大安全事故、零群体性事件”目标,师生法治素养显著提升:2024年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同比下降62%,学生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
校地联动 拓宽普法维度
“同学们看这张截图,骗子伪装成游戏客服,说你的账号被冻结,需充值解冻费,这就是典型的电线网络诈骗。”开学季,该院主动邀请安宁市公安局副局长孟雨为学生讲解反诈知识。
孟雨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到校园上课的场景:当时一名大二学生因参与“刷单赚佣金”活动被骗,情绪异常低落。这也让校地双方深刻意识到,仅靠单一的反诈宣传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
如今,该院已与安宁市公安局正式签订共建协议,孟雨被聘为学校“法治副校长”,石江派出所所长等6名民警分别担任各二级学院的“法治副院长”。
师生联动 激活普法活力
“我们是平安经管志愿服务社团成员,今天给大家讲一个‘AI换脸借钱’的新骗局……”舞台上,社团学生拿着话筒宣讲,身边的屏幕上播放着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和表现。
如今,该院的法治宣传早已跳出“贴标语、开讲座”的传统模式,变成师生身边可感、可学、可用的生活方式。
记者 谢盛梅
迎接新学期 反诈知识先到位 这份资料请提前收好
新学期伊始,潜藏在校园周边的电信网络诈骗有所抬头。为切实守护师生财产安全,提升大家反诈防诈意识与能力,本报特别整理了校园高频诈骗案例、实用防范技巧等核心内容,帮助师生“备课预习”,为掌握反诈知识打好基础。
校园高频诈骗类型 提前认清套路
结合职业学院师生的生活、学习特点,以下诈骗手段需要重点关注:
刚入学的学生易遭遇缴费骗局,凡在微信上要求转账的“老师”,务必通过电话、当面沟通,或联系学校教务处核实身份,切勿轻信盲目付款。
在读中职学生大都想在课余时间做点兼职,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骗子会在社交平台、校园论坛发布“点赞得佣金”“刷单赚差价”等广告,先以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再以“任务未完成”“账户冻结”“需垫付升级”等理由,诱骗学生转账。
临近实习的学生易遭遇招聘诈骗。骗子会冒充企业HR,通过招聘平台联系学生,以“岗前培训需交押金”“办实习证明要收费”“入职需购买工服”等名义索要费用;部分骗子还会伪造企业资质,诱导学生签订虚假实习协议,骗取违约金。
请记住:正规企业招聘、实习从不收取押金、培训费,找实习工作务必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官方招聘平台,核实企业资质后再沟通。
职教学生中游戏爱好者较多,骗子会以“高价收购游戏账号”“代练升段位”为噱头,骗取账号密码后盗走装备,或要求学生充值“解冻资金”。
此外,网购时,还会有骗子冒充电商客服,以“商品破损、订单异常”为由,声称“双倍赔付”,诱导学生点击钓鱼链接、泄露银行卡信息或转账“激活理赔”。
广大学生需牢记,所有有关游戏账号的交易都要走官方平台,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网购需要售后时,要通过电商平台官方渠道沟通,不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核心防范技巧 牢记“四个不”原则
建议师生提前熟记“四个不”原则,并在生活中主动应用。
不轻信:遇到“缴费、返利、领奖、实习”等信息,多与老师、同学、家长商量,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
不泄密: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也不随意填写不明调查问卷。
不汇款:凡收到要求转账、垫付资金的信息,无论对方身份如何,务必先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未确认前坚决不汇款。
不刷单:牢记刷单违法、刷单是诈骗,看到任何“刷单兼职”信息,直接拒绝并向平台举报。
记者 郭婷婷
来源:云南法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