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问题谈不拢怎么办?特朗普欲军事经济两手威胁,伊朗作何回应?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0:10 1

摘要:2025年3月30日,特朗普通过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发出威胁,称若伊朗不就核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美方将采取军事轰炸并加征“二级关税”。

核问题谈不拢怎么办?特朗普欲军事经济两手威胁,伊朗作何回应?

2025年3月30日,特朗普通过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发出威胁,称若伊朗不就核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美方将采取军事轰炸并加征“二级关税”。

这一强硬表态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伊朗政府同日回应称已递交回信,间接谈判仍将继续,但明确拒绝在“极限压力”下直接对话。

4月1日,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更是直接致信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威胁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提出正式抗议,并警告美国和以色列,一旦发生侵略行为,伊朗将作出“迅速果断的反应”。

自2025年3月初以来,美伊围绕核协议的博弈持续升级。

特朗普政府谈及对伊动武的可能性的方式加大了对伊施压力度,敦促伊朗尽快与美方开展谈判,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称如果伊朗受到攻击,将予以猛烈报复。

双方矛盾的焦点在于:美国要求伊朗在两个月内接受新协议框架,而伊朗拒绝在美方极限施压与军事威胁下进行直接谈判,但保留既往间接对话渠道。这

场博弈不仅考验两国政治智慧,更牵动中东局势乃至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

极限施压与战略对峙:美伊博弈的核心逻辑

特朗普政府的对伊政策延续了其“极限施压”的一贯风格。

自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通过经济制裁、军事威慑等手段试图迫使伊朗让步。

2025年3月,特朗普要求伊朗在两个月内接受新协议,并威胁“不达成协议将面临轰炸”。

这一策略的本质是通过制造危机感,迫使对手回到谈判桌。

然而,伊朗的回应展现了高度战略定力。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明确表示,不会在军事威胁下直接谈判,但愿意维持间接对话渠道。

这种“以柔克刚”的策略背后,是伊朗对自身地缘优势的认知。

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力量,伊朗在也门、叙利亚等地的代理影响力,以及其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备与美国周旋的筹码。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博弈始终围绕“红线”展开。

美国试图以军事威胁压缩伊朗的谈判空间,而伊朗则通过外交声明和间接行动表明立场,既避免直接冲突,又维护国家尊严。

这种“边缘政策”的互动,凸显了国际政治中威慑与反威慑的复杂平衡。

外交斡旋与第三方角色:危机中的转圜空间

尽管美伊公开表态针锋相对,但间接谈判的推进暗示双方仍保留对话窗口。

阿曼、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的斡旋成为关键变量。

例如,阿联酋总统外交顾问加尔贾什曾作为中间人向伊朗转交特朗普的信件。

而伊朗则通过阿曼回复美方,显示出第三方渠道在降低冲突风险中的作用。

国际社会的反应亦值得关注。

伊核协议签署方呼吁美国重返多边框架,强调单边施压可能加剧地区动荡。

这些外部力量的介入,为局势降温提供了潜在可能。

然而,外交努力面临结构性障碍。

美国抛出谈判新协议这样一个信息的时候,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新协议可能包括限制伊朗导弹研发、约束地区代理势力等超出原协议范畴的条款。

而伊朗坚持“制裁解除优先”原则,认为美国应先履行义务再谈条件。

这种根本性分歧使得谈判短期内难有突破。

潜在风险与全球影响:从核危机到经济震荡

若美伊僵局持续,可能引发多重连锁反应。

军事层面,尽管哈梅内伊称“战争可能性低”,但伊朗军方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美国若发动有限空袭,可能刺激伊朗重启高浓度铀浓缩活动,甚至迈向核武器化——伊朗最高领袖顾问拉里贾尼警告,若美国“犯错”,伊朗或被迫改变核政策。

经济层面,美国威胁的“二级关税”可能针对伊朗石油、石化产品,进一步冲击全球能源市场。

若美伊冲突升级,油价恐再次飙升,加剧全球通胀压力。

此外,伊朗货币里亚尔的贬值压力与国内民生问题,也可能影响其谈判策略的稳定性。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国际秩序规则。

美国单边施压的做法若取得“成功”,可能鼓励更多国家采取类似手段解决争端,削弱多边机制权威。

反之,若伊朗顶住压力,则可能强化“反霸权”阵营的凝聚力,重塑中东地缘格局。

结语

美伊核问题的僵局,本质是两国对安全与主权认知的结构性冲突。

特朗普政府的“交易式外交”与伊朗的“抵抗性外交”形成鲜明对比。

而第三方斡旋与国际社会的呼吁则为危机提供了缓冲带。

历史经验表明,军事威胁难以根本解决核扩散问题。

2015年《伊核协议》的达成正是基于利益交换与相互妥协。

当前局势下,重启多边对话、平衡各方关切仍是唯一可行路径。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在核问题上,没有赢家,只有共同毁灭的避免者。”

美伊若执意走向对抗,将把中东乃至世界推向不可预知的深渊;而若选择对话,或能为全球核不扩散机制续写新的篇章。

每日经济新闻,《美伊外交博弈与地区安全》

中国日报网:《伊核协议五年 摇摆不定的伊美关系将何去何从?》

新华社:《阿联酋总统顾问将特朗普信件转交伊朗外长》

新京报:《特朗普设定“两个月期限” 美以联手施压限制伊朗核能力》

财联社:《特朗普威胁伊朗:若不达成核协议 将遭到轰炸!》

联合早报:《哈梅内伊:若伊朗遭攻击 必猛烈回击》

来源:会吃竹子的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