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路过佛山大沥,招牌还被夏日的雨泡得褪了色,里头却只剩搬家公司进进出出。
“开业四年就垮?
万成广场的灯熄得比我想的快多了。
”
上周路过佛山大沥,招牌还被夏日的雨泡得褪了色,里头却只剩搬家公司进进出出。
一位拉货的大哥边擦汗边吐槽:“去年双11我在抖音直播间买的沙发,厂车直接送到村口,比来这逛一圈方便多。
”一句话把卖场的心病摊明:本地人不买,外地人也懒得来。
谁愿意绕几十公里、付几百块运费,只为了摸一摸那张已经被博主在直播间翻来覆去展示过的皮沙发?
佛山周边三万多家工厂早就习惯了“前店后厂”,消费者一脚油门就能杀到工厂展厅,喝杯工夫茶,再顺手把货拉走。
博皇当年想靠“全国总部旗舰店”抬高身价,结果本地阿姨一句“厂家直销更便宜”就让它当场破功。
别以为这只是佛山的孤例。
七月,佛山家博城部分楼层起拍价比当年投资腰斩;南通百安谊家被爆债台高筑;连红星美凯龙都在甩卖资产回血。
地产这头奶牛没奶了,家居卖场直接被扯掉奶嘴。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住宅竣工面积跌15.5%,下游的地板、衣柜、灯具统统跟着打了个寒颤。
直播间成了新的“橱窗”。
镜头扫过佛山龙江的床垫厂,工人在车间里现场试跳,弹幕刷屏“给我加乳胶”,五分钟成交破千单。
线上把价格、工艺、原料拆得比卖场导购还细,线下展厅瞬间变成“付费自拍馆”——好看,但不值得。
大玩家们也在自救。
红星美凯龙最狠,直接塞进来一整排哪吒、小鹏、特斯拉。
卖沙发的不如卖车的?
那就让车把人拉回来看沙发。
截至六月,全国50家商场设了汽车馆,周末逛完车顺便上楼看床垫,连充电桩都安排上,带娃家庭一待就能耗掉半天。
逛卖场的理由从“买柜子”升级成“遛娃+撸车+看设计”。
“百Mall计划”更绝。
他们把空余楼层丢给独立设计师,办展、做咖啡、开小众市集,把原本鸡肋的面积变成小红书打卡点。
家电也从角落里的小展台晋级为“Mega-E智电绿洲”,洗碗机现场试洗、扫拖机器人全场乱蹿,孩子追着机器人跑,家长追着下单。
半年数据显示,电器经营面积占比冲到9.4%,增速领跑全场。
看明白了吗?
以后去卖场,不是“我要买家具”,而是“我想找个地方过周末”。
谁能把家具体验做成情绪消费、把购物动线写成生活剧本,谁就能活。
至于还在坚持“豪华装修+高溢价”的老路子?
大概率会像万成广场,留下一堆空荡荡的样板间,和卷帘门上的招租电话。
有人担心:传统卖场会不会彻底消失?
倒也不必。
线下依旧是最快的决策场——只要你能给到一个线上给不了的惊喜。
可能是设计师亲手改图纸的那一刻,也可能是孩子试驾完电动车吵着“要搬进带滑梯的儿童房”的瞬间。
体验一旦跑赢效率,人就愿意为它多花一点时间、多花一点钱。
佛山的家具老板们最近流行一句话:“以前拼地段,现在拼段子。
”段子在哪里,人流量就在哪里。
卖场要么成为段子的一部分,要么就被刷走淘汰。
留给老派家居卖场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精神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