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新研究表明:曾经撒过谎的人在类似情况下很可能会再次撒谎。过去人们认为撒谎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不诚实行为与某些性格特征之间存在联系。诚实谦逊的人说谎的次数较少。
性格研究表明,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撒谎。那么,我们能预测谁会撒谎,谁不会撒谎吗?马克斯·普朗克犯罪、安全和法律研究所研究组组长伊莎贝尔·蒂尔曼和三名研究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以前的不诚实行为可以预测未来的不诚实行为。这一发现与之前假设高度变异的研究相矛盾。这项研究调查了当人们反复处于这样一种境地时,他们如何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撒谎可以给他们带来优势而不会给他们带来罪责——也就是说,撒谎是值得的。
结果是:曾经撒过谎的人在类似情况下很可能会再次撒谎。研究人员还发现,不诚实行为与某些性格特征之间存在关联。这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过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未来的行为,正如俗话所说,“一次撒谎,终身撒谎。”
早期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几乎没有发现不诚实行为的一致性,因此挑战了将不诚实行为归因于某些性格特征的理论。伊莎贝尔·蒂尔曼和她的合著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先前的研究调查了不同情况下的不诚实行为,并得出结论,它主要取决于具体场景。我们所做的是在三种结构相似的情况下测量不诚实行为,以得出一个不太扭曲的一致性评估,”蒂尔曼解释说。据她所说,当实验结构同样一致时,检查某种行为的一致性是最有意义的。
研究人员采取了哪些具体步骤?他们创建了三个场景,这三个场景在一个关键方面是相似的:在每种情况下,受试者都可以通过给出特定的回答来获得奖金,并且知道实验者无法追踪他们的回答是否真的代表了事实。也就是说,研究人员能够估计某人撒谎的倾向与他们自我报告的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他们学到了什么?在这三种情况下,声称获胜的人比如果每个人都诚实的话预期的要多得多。更重要的是:“在一种情况下不诚实可能会导致某人在其他类似情况下也表现不诚实”,蒂尔曼总结道。她认为这是对普遍假设的反证,即说谎会因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种关联,即具有某些性格特征(如诚实谦逊)的人不太可能反复撒谎。在心理学中,诚实谦逊是公认的 HEXACO 人格模型的六个特征之一。该模型包括:情绪性 (E)、外向性 (X)、亲和性 (A)、责任心 (C) 和开放性 (O)。得分低的人被认为不公平、腐败、吝啬,并且不尊重社会习俗。
这些发现使得预测未来行为比以前假设的更容易。然而,Thielmann 强调:“你必须始终小心,你实际上可以从一种情况推广到另一种情况的程度。虽然以前的行为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来源,但在预测未来行为时,其他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完美的预测。”
该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著名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
Thielmann, I.;Hilbig, BE;Schild, C.;Heck, DW:欺骗、欺骗、重复:论结构可比情况下不诚实行为的一致性。《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2025 年)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