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祖先墓前洒扫祭拜时,亦是在擦拭我们赤心明镜上的灰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09:39 1

摘要:春水初生时,檐下新泥犹带霜痕。青柏肃立处,无数英魂正穿越二十四番花信风归来。清明不只是青烟缭绕的时令刻度,更是一卷用血泪与智慧写就的族谱,在杏花疏影里徐徐展开。

春水初生时,檐下新泥犹带霜痕。青柏肃立处,无数英魂正穿越二十四番花信风归来。清明不只是青烟缭绕的时令刻度,更是一卷用血泪与智慧写就的族谱,在杏花疏影里徐徐展开。

《礼记》有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自轩辕黄帝植柏桥山,先民们便懂得将生命密码刻在龟甲,把星辰轨迹描上陶尊。商周青铜鼎彝里的饕餮纹,何尝不是先贤对天道的敬畏?老子骑青牛过函谷留下的五千真言,孔子周游列国播撒的六艺薪火,恰似黄河九曲终归海,在华夏血脉里奔涌千年。苏东坡守制眉山时手植的三万松柏,今已亭亭如盖,树影婆娑间犹见"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至情。

寒食东风里,介子推割股的忠贞仍在晋南大地流转。屈子投江溅起的浪花,化作汨罗江畔岁岁重生的香草。《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当文天祥在零丁洋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青烟漫过伶仃洋,英烈们的肝胆早已熔铸为民族脊梁。燕山石碑上"靖康耻犹未雪"的刻痕,与南京雨花台的杜鹃同色,皆是用热血浇灌的华夏精魂。

清明雨细,恰似太史公写《史记》时研开的墨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襟怀,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在姑苏城外的寒山钟声里交织回响。西南联大教授们翻山越岭时护在怀中的典籍,焦裕禄栽下的泡桐年轮里藏着的治沙图谱,皆是文明火种的无声传递。这些用生命守护文明星火的人,终将化作《诗经》里"与子同袍"的永恒誓言。

值此天地清朗之际,让我们折柳为笔,蘸取长江黄河之水,在春风里写下祭文。那些在甲骨上刻划曙光的先民,在竹简上记录星辰的史官,在烽火中传递文明的士子,在黎明前点燃火种的志士,都将在青青麦浪中复活。正如顾炎武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我们在祖先墓前洒扫祭拜时,亦是在擦拭民族精神明镜上的尘埃。

松涛阵阵,似有金戈铁马的回响;竹露清清,恍见韦编三绝的身影。这个清明,且让追远的情思化作守护山河的碧树,让慎终的哀思凝为传承文明的炬火。看那原野上生生不息的蒲公英,正带着先人的嘱托飞向远方——野火烧过的土地,总有新的春草连天接壤;冰河解冻的声响,永远比严冬的沉默更接近永恒。

来源:记录者视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