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孩子诊断ADHD,家长们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就是:“不知道怎么跟老师谈论,孩子多动症这个事情!”
当孩子诊断ADHD,家长们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就是:“不知道怎么跟老师谈论,孩子多动症这个事情!”
不少A娃父母,经常因为孩子调皮捣蛋的课堂行为,被老师频频叫到学校“训话”。如同“夹心饼干”一样,夹在老师与孩子中间,左右为难。
要不要告诉老师孩子患有ADHD?让很多A娃父母纠结不已。
实事求是跟老师说明真相,担心老师给孩子贴不好的标签,孩子受到来自同学的歧视和嘲笑;
隐瞒孩子A娃的事实,担心老师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对孩子过度批评,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有的家长干脆为孩子找各种理由开脱,希望老师“放孩子一马”:“我家孩子脾气性格就这样,特别好动,所以课堂纪律不好。”
A娃家长们,一方面要面临孩子诊断ADHD的焦虑,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如何面对其他人的焦虑。
目前国内对ADHD的了解和认知还很有限,A娃的“异常”表现,常常被老师误解为:
家庭教育太过溺爱、孩子太过调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规矩……
与其等到老师产生误解,家长才去学校被动沟通,倒不如提前将孩子情况告知老师,争取老师的理解与支持,才是明智之举。
01
和老师沟通前,A娃父母要做好这4件事
获得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是对A娃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如果多动症孩子,在学校能有一个相对包容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最有效的一剂“良药”。
《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指出:
“学校干预是对ADHD儿童进行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治疗学龄期ADHD儿童时,与家长、老师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的及时沟通是必需的。”
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A娃父母可以参考以下4点:
01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老师沟通:不对抗
孩子确诊ADHD后,父母可以提前友好礼貌的和老师约定一个面谈,确保老师的时间充裕。
在双方心情平和,处于理性冷静的状态下沟通孩子的多动症问题,要比孩子在学校闯了祸,老师气势汹汹找上门来的时候,更加有利。
A娃家长,要尽量避免和老师处于对抗的状态。
有时候,ADHD孩子的家长,会觉得时刻在战斗,和孩子战斗、和周围的环境战斗,神经过度紧张,担心孩子受到过分的批评和指责。
这种爱护孩子的表现,不自觉中,会把老师和学校推到孩子的对立面。
而老师,是孩子除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学校也是孩子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保持和学校、老师统一战线的观念,让ADHD孩子的成长更有助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孩子的功能恢复。
02提前准备好谈话内容:列清单
和老师面谈之前,A娃家长可以先准备一份谈话的“内容清单”: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可以达成的预期目标,如何共同达成这些目标的方法。
罗列清单的方式,可以让父母的谈话,目标清晰,不被情绪“带偏”。
和老师的沟通过程中,家长认真倾听老师的谈话。即便意见不统一,也不要急于反驳,放下心理防御。
认真倾听,是保证沟通顺利进行的前提。
老师可能由于对ADHD的了解不多,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做法,家长不一定能够接受。
当父母期望孩子达成的目标,和老师了解的有出入的,可以和老师一起商量,探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目标。
03帮助老师了解多动症
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内容,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ADHD的基础疾病知识,纠正老师对ADHD的错误认知。
内容可以包括:ADHD的生理学基础、病程的发展、常见的临床表现。
并诚恳地告诉老师,孩子一系列不听话、调皮、多动等种种让人头疼的表现,不是孩子故意要对着干,也不是家长溺爱放纵的结果。
而是ADHD孩子由于生理因素原因,自控力不足,导致的课堂上的行为问题。并非孩子主观上不想专心听讲、影响课堂纪律、破坏同伴关系。
建议A娃家长,为老师提前提供一些ADHD的科普材料或视频。
比如,可以将比较靠谱的ADHD科普书籍送给老师;
一些专业的ADHD科普文章或国内外专家对ADHD的解读,都可以酌情转发推送给老师。
需要注意的是,跟老师沟通这些信息的时候,避免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让老师觉得被说教,被指导了,这样双方才可能取得好的合作。
还有一种做法: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给老师写一封亲笔信,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孩子情况,争取更多的支持。
对于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多动症孩子,老师也可以请老师协同观察:孩子在药物治疗期间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A娃家长。
方便医生和家长在后续药物治疗、行为管理、行为训练上的调整,非常有帮助。
04给老师一些建议,让老师尽量配合
和老师沟通顺畅的情况下,A娃家长可以向老师提出一些建议,看老师能否尽量配合。
A. 座位的设置。
A娃的座位设置,可以尽量安排在中间,老师可以随时发现异常行为并提醒。老师了解孩子的特殊性,有助于因材施教。
座位安排、同伴选择、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尽量做出适合孩子特点的安排;
B. 老师和孩子,可以商量一些“暗号”。
可以让孩子和老师,商量一些“暗号”。当孩子出现一些多动的行为时,老师可以用共同的“暗号”提醒孩子,避免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提醒,减少孩子的受挫感。
C. 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
ADHD儿童对鼓励的需求,比一般儿童更加迫切。当多动症的孩子做得好时,老师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能更好的激发孩子做事的动力。
D. 作业的安排。
ADHD儿童,作业完成速度往往比普娃慢,作业会做到很晚。家长可以建议老师减少作业量,保证孩子的正常作息。
但具体的做法,可以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孩子的治疗师、训练师、医生商量之后,再做决议。
E. 建立和老师定期沟通的时间表。
每隔一段时间,老师和家长可以约定一个时间沟通孩子的表现。
如果孩子表现不太理想,沟通的频率可以适当增加;如果孩子表现良好,频率可以适当减少。
家长和老师保持定期的沟通频率,获得信息互换的同时,也能加强老师对孩子的支持。
来源:注意力训练专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