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兴三明晋朝三位字号带“明”的名士。晋朝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颍川(今河南许昌县东)荀闿,字道明;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蔡谟,字道明。因三人的字均谓“道明”,俱有声誉,故称。人为之语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荀闿、诸葛恢
中兴三明晋朝三位字号带“明”的名士。晋朝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颍川(今河南许昌县东)荀闿,字道明;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蔡谟,字道明。因三人的字均谓“道明”,俱有声誉,故称。人为之语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荀闿、诸葛恢乃清谈名士,而蔡谟博学多才,有集行世,故曰儒雅。
北宋五子指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他们对北宋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周敦颐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其学混合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其《太极图说》为理学初期的代表作。邵雍为北宋先天象数学的创立者,思想渊源于道教,把宇宙发生的过程归结为神秘的“象”和“数”的演化过程。张载发展了“气一元论”的思想,为中国古代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大成者。二程(颢、颐)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建立了系统的以精神性的“理”为核心的学说体系。
甬上四先生亦称“四明四先生”。指南宋浙东一带陆九渊心学的传播者杨简、袁燮、舒璘、沈焕。因他们生长活动于慈溪、鄞县、奉化等地,位处四明山麓,甬江流域,故称。他们学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正是黄宗羲所概括的那样:“一言以蔽之,此心之精神而已,可以观四先生学术之同矣”(《宋元学案·广平定川学案·案语》)他们都从陆九渊心学的“发明本心”入手,然而他们对陆氏之学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和发挥,便形成各自不同思想风貌的学派,即慈湖学派(杨)、絜斋学派(袁)、广平学派(舒)、定川学派(沈)。文天祥对此曾以自然景色喻比四派思想的不同特色“广平之学,春风和平;定川之学,秋霜肃凝;瞻彼慈湖,云间月澄,瞻彼絜斋,玉泽冰莹,源皆从象山兄弟,养其气翳,出其光明”(《郡学祠四先生文》)。
鄱阳三汤指南宋汤千、汤巾、汤中。均为上饶安仁(今属江西)人。兄弟三人并师“自幼习读程氏易”的柴中行。其后又并师朱熹门人真德秀。晚年汤千、汤中仍主朱学,称大、小汤。而汤巾则由朱入陆,将其学传于从子汤汉。当时朱陆二家之学并行,而汤氏一门,宗朱(熹)、陆(九渊)者各两人。实际上他们会同朱陆之说,但各有侧重。
来源:思想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