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弟媳是小学班主任,昨晚十一点还在群里回家长消息,一边改作业一边哄娃。
我刷手机刷到一条热搜:2025年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
评论区清一色“老师辛苦了”,我却突然想问一句——我们真的知道老师辛苦在哪儿吗?
我弟媳是小学班主任,昨晚十一点还在群里回家长消息,一边改作业一边哄娃。
她说最怕的不是熊孩子,是家长一句“你怎么教的”。
工资条上四千出头,绩效还被扣了两次,因为班里有学生打架。
她苦笑:节日送花不如把投诉电话停了。
我翻了下数据,2024年教育部报告说,六成老师有中度以上职业倦怠,三成想过辞职。
乡村老师更惨,一个人教三门课,还得管学生午饭。
信息化培训听着高大上,实操就是晚上十点学剪辑,第二天录微课。
最扎心的是,学生心理问题暴增,老师成了半个心理医生,可没人给老师做心理体检。
国外也过教师节,印度9月5日纪念教育家,联合国定在10月5日。
但人家的庆祝是放假、涨薪、全社会致敬。
我们这边呢?
鲜花摆拍、领导讲话、优秀教师上台念稿,完事继续回教室吸粉笔灰。
政策文件一年比一年厚,《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行动计划》写得漂亮,落到基层就是“再等等”。
短视频上刷到老师带病上课、拄拐讲课,网友狂刷泪目。
我点进主页,发现那位老师账号被封了,理由是“传播焦虑”。
真魔幻,我们一边感动,一边不让老师说话。
教师节不该只是感恩大会,更该变成解决问题的闹钟。
家长少打点投诉电话,学校少点形式主义,教育局把涨薪落在银行卡,比一万句“春蚕蜡烛”实在。
我弟媳说,她最大的愿望是节日那天没通知、没打卡、没表格,能早点回家陪孩子吃顿饭。
老师不是神仙,是拿工资干活的普通人。
别把节日过成加班日,才算真正的尊师。
来源:自强不息百灵鸟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