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聚焦三大维度推进“数智普法” 把脉群众需求让法治声音直抵人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08:59 1

摘要:据了解,近年来静安区利用科技快速发展的“风口”,以“数智普法”赋能“三式普法”(嵌入式、融合式、浸润式),在资源整合、人机互动、更新迭代三大维度实现提档升级,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指尖普法、直播“带法”、VR普法空间、AI普法数字人……如今,这些“数智普法”的新概念在上海市静安区正逐一成为现实。

据了解,近年来静安区利用科技快速发展的“风口”,以“数智普法”赋能“三式普法”(嵌入式、融合式、浸润式),在资源整合、人机互动、更新迭代三大维度实现提档升级,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八五’普法以来,静安区坚持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文化创新,特别是通过向科技要生产力,持续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走好精准普法的群众路线。”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萧烨璎说,“‘数智普法’重在法律科技与普法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做实数字底座、研发应用场景,精准把脉群众的法治需求,让法治声音直抵人心。”

1

整合资源供需适配

打开“随申办”App上的“静安区旗舰店”,“静安区法治文化地图”赫然在目,手指点点就能找到辖区内所有红色法治阵地、法治文化品牌、重点普法项目等的具体位置和详细介绍。此外,“静安区旗舰店”内还陈列了“宪法宣传展示”“公共法律服务地图”等应用。

记者了解到,借助“一网通办”的数字底座,静安区得以从老百姓办事痕迹、诉求热点中精确把脉普法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制作和推送相应的普法内容,为人民群众带来全新的普法体验。实践证明,科技的广泛应用为解决普法供需“两张皮”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具体而言,静安区司法局通过深化与“一网通办”平台的数据协同,建立健全法规政策订阅服务机制。同时,结合受众的标签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综合研判,利用个人和企业的专属空间、第三方资讯平台、传统网络通讯等信息渠道实现政策法规和办事流程等法治内容的精准投放,并借助其他政务窗口、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的信息平台开展“接力式”推送,持续提升普法效能。

据统计,去年以来,静安区围绕区优化营商环境7.0行动方案,通过各类信息平台精准推送相关普法内容,包括楼宇、社区、交通站点等公共空间;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产业园区等地添加普法二维码,以指尖学法、扫码学法的形式打造更加便捷智慧的普法新平台,持续更新各类普法信息。

2

精准普法效能升级

在去年举办第二届上海法治文化节期间,静安区推出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五月场“静·界”读书活动,吸引了市民的普遍关注,尤其在“上海静安”App的普法直播活动中,主持人着眼群众身边的法律问题,邀请专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广大网民互动,参与者达三万多人次。

目前,静安区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时,积极开展“直播带法”实践活动,牢固树立“互联网+”“云学法”等“数智普法”理念,针对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最直接法治需求,用点单、直播、互动答疑等方式开展沉浸式普法,精准回应群众关切,变“纸上”普法为“指尖”普法。

记者了解到,静安区对“数智普法”的创新应用改变了群众被动接受普法的现状,取而代之的是系统平台针对人群画像精准投放的“主动推送”,未来个人可以在人机互动中生成自己的普法需求,从而获得极具个性化的普法内容。

此外,静安区还积极拓展VR普法空间,构建线上虚拟场景与线下实体阵地相结合的宣传模式。记者在彭五小区看到,这里“五位一体”法治文化微景观、法治文化驿站等实体阵地通过VR技术,集成了“彭小法”线上法治地图,通过高度还原的“一步一景”虚拟应用,为用户带来互动式、沉浸式的普法体验。

3

科技更新迭代有序

在不久前举办的上海市场监管系统第三届法治宣传“十佳案例”评选活动中,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研发应用的“锦囊大使”与“新小力”AI数字人法律服务项目脱颖而出。

据了解,“锦囊大使”正是利用AI大模型结合真人建模技术,实现了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实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引;而“新小力”则利用生成式AI技术,在企业注册、变更等流程中,通过自然语言对话或图像识别技术迅速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和协议模板,成为企业信赖的智能法务助手。

“法律科技的应用重在持之以恒,通过有序的更新迭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和法治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同时也不断激发广大执法人员的创新理念,助力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卓越法治政府奠定坚实基础。”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王颉鸣说。

据了解,2023年12月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上海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要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法律咨询服务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强化精准普法。在这一语境下,静安区广泛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法律科技在普法领域的应用迭代。

不久前,静安区法宣办联合区法院创作了“AIGC绎法漫画”,内容生动引人入胜。去年以来,法官们精心选取审结的真实案例,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将复杂的法律故事转化为图文并茂的漫画短剧,并通过融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拉近了法律和群众间的距离。

“我们将进一步深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充分应用Deepseek等最新AI技术,加速‘数智普法’的普及应用,讲好静安法治故事,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静安’‘法治静安’赋能。”萧烨璎说。

来源:法治上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