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教坛守初心 立德树人担使命!今日是教师节,晨报记者带您了解厦门一线教师用专业与热爱书写的育人答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09:00 1

摘要:教育是一项需要倾注心血的事业,每一位教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他们不以荣誉为终点,而是以学生的成长为己任,用专业与热爱书写育人答卷。在今天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我们希望通过六个人物故事,展现厦门一线教师风采。他们中有的深耕课堂,有的专注教研,有的倾

晨报记者 许蔚菡

教育是一项需要倾注心血的事业,每一位教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他们不以荣誉为终点,而是以学生的成长为己任,用专业与热爱书写育人答卷。

在今天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我们希望通过六个人物故事,展现厦门一线教师风采。他们中有的深耕课堂,有的专注教研,有的倾心育人,有的服务社会,虽岗位不同,却共同诠释着“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持”。

让我们向所有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致敬!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陈寒与:

化学世界点燃求知之火

厦门二中教研室副主任,厦门市学科带头人(在培),2022届、2025届厦门市高三化学学科指导组成员,曾获厦门市教育系统创优奖、五育奖,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特等奖和化学组一等奖,厦门市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高中化学一等奖,厦门市第八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高中化学创新课一等奖,福建省中小学优秀作业设计,厦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高中化学组一等奖等。

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有这样一位化学教师:他以渊博的学识和真诚的关怀,赢得学生的喜爱,也收获了家长的信赖。他,就是陈寒与。作为厦门市学科带头人、学校教研室副主任,陈寒与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教学、以实践深化理论,让化学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陈寒与的教育理念朴实而坚定:“立足课堂,不断探索,立德树人,坚持不懈。”在他看来,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不断反思与突破,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由他设计的“基于碳中和理念的碳捕获协同转化”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从工业实践到电化学转化,深刻理解化学的社会价值,实现学科育人的深度融合。

作为高三化学指导组成员,陈寒与强调备考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他提出“单元设计思维”,通过多堂课层层递进,精准聚焦学生素养提升点,实现高效备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增长点,用课堂启发思维,用课与课之间的衔接推动能力跃升。”

他的教学创新远不限于课堂。面对不同学情,他研发分层教学体系,为每一位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竞赛培训班。近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屡获殊荣,包括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奖项10余项。

陈寒与始终走在教改前沿。他主持的福建省专项课题“学科融合视域下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将化学与物理、生物等学科融合教学,该项目已顺利结题并推广应用。十次参与市级质检命题的经验,让他对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有了更深入的把握。

他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组织学生观看阅兵仪式、解读国防科技中的化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与社会责任感。“德育不是负担,而是教育的自然延伸。”陈寒与说。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陈寒与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他的带领下,更多学生正在化学的世界里探寻科学之美、锚定未来之路。

厦门市第五中学严峥:

以音乐启迪学生心灵

厦门市小学音乐学科带头人,厦门市骨干教师,一级教师。曾获厦门市教育系统“新秀奖”,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小学音乐组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部级优课、福建省中小学省级优质课,2020年、2022年、2024年福建省优秀作业设计,厦门市五育融合案例评选一等奖,厦门市小学音乐论文评选一等奖。

厦门市第五中学的严峥老师,是一位用音乐点亮学生心灵的美育工作者。作为市小学音乐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她始终坚信,音乐教育不仅在于技能的传授,更在于心灵的滋养和人格的塑造。

她创新性地将闽南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教学相融合,让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她主持开发的“闽南童谣进课堂”项目,不仅获得了教育部门的认可,而且让学生们在传唱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她的指导下,学校合唱团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荣获金奖,戏剧社的作品也在福建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获二等奖。

作为一名市级学科带头人,严峥始终走在教学改革前沿。2023年,她作为学科团队成员参与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教材审读和试教工作;2024年,她执教的课例入选人民音乐出版社“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精品课程,并在全国推广。她还参与了中国音乐学院谢家幸教授“幸会音乐”公众号专题撰文,分享教学心得。

严峥潜心钻研教学业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今年,她荣获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小学音乐组一等奖;2021年,她执教的课例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部级优课;2023年,她在福建省中小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中获省级优质课,并获得厦门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作为市骨干教师,严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致力于音乐教育的推广工作。她多次参与送教下乡活动,将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带到偏远地区。她还积极参与市级教学指导工作,担任厦门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小学音乐指导组成员等多个职务,参与编写了《2022年厦门市新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多部教学指南。

“音乐是跨越语言的心灵对话”,严峥这样形容她的工作,“当我看到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自信、在旋律中感受美好,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正是这份热爱与执着,让她在美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洪艺燊:

在科探中培育创新种子

曾获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市中小学青年教师五项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市中小学优质课评选三等奖。近年来,累计指导学生斩获省、市级科技类比赛奖项22项。自主研发logo编程、scratch编程、C语言编程课程,让编程思维融入科学课堂;主笔学校科学教育品牌报告,助力学校成功获评“全国第二批科学教育实验学校”。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的洪艺燊是一位充满创新精神的科学教师。从教15年来,他始终秉持“让每个孩子爱上科学、探索未知”的教育初心,在无数学生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科技是点燃梦想的火种”是洪艺燊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坚持“以赛促学、以赛育人”,利用课后延时、周末假期等时间,带领学生泡在实验室和创客空间,手把手指导学生完成每一个科创项目。

洪艺燊的科学课堂从来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验室。他自主研发了系列科技创新课程,包括logo编程、scratch编程和C语言编程各10节,让抽象的编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不少编程技能,更培养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他指导学生斩获省级、市级科技类比赛奖项22项。洪艺燊深信“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活水”。他以赛促教,不断精进,从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到省级教学大赛,每一次备赛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成长。2017年,他荣获厦门市第四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小学科学一等奖第一名;2025年,他代表厦门市征战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获小学科学学科一等奖第一名。十余年间,他累计获市级及以上教学比赛奖项8项,完成教育系统四大教学比赛“全通关”。

十余载科学教育路,洪艺燊从课堂到赛场,从学生到同仁,始终坚守对科学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对教育的赤诚。未来,他将继续以初心为灯、以奋斗为笔,在科学教育的沃土上种下更多希望,收获缕缕芬芳。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燕真:

推动区域音乐教育发展

省学科带头人、市工作室领衔人。配合市教育局完成“鹭岛花朵”等赛事及特长生认定工作,2024年参与“省八艺展”专班工作,圆满完成任务。推动小学音乐学科高质量发展,其创建的“燕之音”公众号影响力强。在国家、省级质量监测中名列前茅,2024省艺展获佳绩。个人成果丰硕,专著2本、主编2本、论文5篇,科研获奖2项,主持省市课题11项。指导国家奖2次、省奖25次,连续四届指导省技能大赛选手获一等奖,指导多节省优、部优课例及优质课比赛获奖。

在厦门市小学音乐教育界,提到高燕真老师,人们总会联想到两个关键词:专业与奉献。作为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音乐教研员、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音乐教育的发展。其创建的“燕之音”厦门市小学音乐公众号,不仅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而且是推广优质音乐教育资源的重要窗口。

高燕真提出的“润美式”小学音乐教学主张,强调通过浸润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这一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厦门市在国家、省级质量监测中音乐学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2024年福建省艺术展演比赛中,厦门市入围节目数量全省第一,艺术表演节目获36个一等奖,位居全省首位。

高燕真始终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学视导、送教下乡、专题研讨、质量监测、艺术活动等工作。她长期配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教育局体卫处组织开展鹭岛花朵、校园艺术节、“读册歌”等多项赛事活动及特长生认定工作,尽职尽责。

“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正是这种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让她成为区域音乐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助力厦门市小学音乐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厦门市新翔小学崔月悦:

用爱心与智慧守护成长

曾获得2024年厦门市中小学班主任岗位练兵现场竞赛小学组一等奖、2024年厦门市中小学班主任育人故事一等奖、2024年厦门市中小学“我与祖国共成长”百堂优质班会课、2023年厦门市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024年校教师演讲比赛一等奖、2024年校班主任专业能力岗位练兵赛一等奖、2023年校班主任专业能力岗位练兵赛一等奖,连续三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荣获2022—2023学年“红领巾奖章”集体三星章。

在厦门市新翔小学,崔月悦老师用爱心和智慧守护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为学生指明方向,并于其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一路走来,便是幸福”的教育感悟,悄然映照着她七年的从教之路。

“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崔月悦这样定义自己。2024年,她先后斩获厦门市中小学班主任岗位练兵一等奖、育人故事一等奖,课例入选“我与祖国共成长”百堂优质班会课;2023年,她在厦门市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这些荣誉背后,是她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持续探索。

崔月悦所带的班级连续三年获评校“文明班级”,她也连续三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2022—2023学年,她所带班级更荣获少先队“红领巾奖章”集体三星章。这些成绩源于她独创的“自主管理”模式:班规由学生共同拟定,班委通过轮值制度参与管理,甚至课堂纪律、活动策划也逐渐交由学生主导。“她教会我们的不是服从,而是责任。”一名已毕业的学生回忆道。

学业上,崔月悦坚持“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针对后进生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讲解、分层训练,所带班级学业水平整体稳步提升,多次获得学校教学成果奖。

“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在家校共育方面,崔月悦建立了多元化的沟通机制。除了常规的家访和家长会外,她还创建了班级微信群,定期发布班级动态和教育资讯;组织家长沙龙,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开展“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

崔月悦始终坚信,教育是点亮、是守护,更是一场温暖的同行。正如她所说:“每一次为学生指明方向,自己也在悄然成长——这或许就是教师最幸福的事。”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冯希荆:

让学生感受温暖的教育

培训中心负责人。常年开展汽修、烹饪、电商、礼仪等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试,每年受训人员达两万人次以上。每年承担约30场全国性考试及省市级技能竞赛的考务、赛务工作。从教38年以来,始终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座右铭,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坚定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主,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让学生感受温暖的教育。

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用38载光阴诠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座右铭,用温暖教育守护学生成长、用责任担当践行教育使命。他就是优秀党员教师冯希荆。

从教以来,冯希荆始终坚定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导向,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让学生感受温暖的教育。”他朴实的话语背后,是深刻的教育情怀。

十几年来,他每年组织3000人次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从报名、资料整理到证书发放,确保考试全程高效、有序。他认真组织学业水平考试和技能测试,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由他牵头建设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站,完成人社部门22个工种备案、17个工种理论考核方案制定及平台申报,涉及26个专业。这些工作不仅规范了职业技能鉴定流程,更让学生能够“带着技能升学,凭着本领就业”。

考务管理方面,冯希荆推动建成94间标准化考场,创新性地提出“三位一体”“五统一”的考场管理模式。这一先进经验被央视报道,并推广至全国。每年经他组织的国家级、省市级考试与技能竞赛超过30场,每一场都坚持规范有序、公平公正。

冯希荆全年满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显著,深受学生好评。他积极探索职教高地建设,参与3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撰写5篇CN论文,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他不仅教学能力突出,还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帮助多人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他还指导学生参加省市职业技能竞赛,助推学生技能成长,展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传承与担当。

冯希荆的教育服务并未止步于校园。他常年组织开展汽修、烹饪、电商、礼仪等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试,年培训规模超过两万人次,显著提升社会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他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为后溪、西柯等地的群众提供再就业培训,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冯希荆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深刻价值与时代意义。他的工作不仅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命运,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他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的真实缩影。

来源:海西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