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微生物学》揭示细菌感染植物的智慧策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3 08:02 1

摘要:近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微生物学》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植物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通过“分工合作”策略高效感染植物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微生物群体行为提供了新视角,还可能为农业病害防控开辟新思路。

导读:
近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微生物学》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植物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通过“分工合作”策略高效感染植物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微生物群体行为提供了新视角,还可能为农业病害防控开辟新思路。

Flagella display phenotypic heterogeneity in Pseudomonas syringae

令人惊叹的是,这两种细菌虽为同一克隆群体,却能通过动态调节基因表达实现“分工协作”——T3SS效应蛋白作为“公共物资”保护整个群体,而鞭毛细菌则负责开拓新领地。

Flagellar and T3SS expression display independent heterogeneous expression at the single-cell level

通过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科学家首次捕捉到细菌在植物组织内的时空分布规律

早期感染:T3SS高表达细菌聚集在植物细胞表面,专注免疫抑制。后期扩散:鞭毛高表达细菌向组织深处迁移,形成“逃离先锋队”。环境响应:在潮湿条件下,鞭毛细菌会主动脱离叶片,寻找新宿主,避免与坏死组织“同归于尽”。

Flagellar and T3SS expression impact on bacterial growth

丁香假单胞菌可感染500多种植物,包括大豆、菜豆等经济作物。这项研究揭示了其致病力的核心策略:

靶向干预:未来或可通过阻断T3SS效应蛋白的“公共效益”或鞭毛运动性,削弱细菌协作。生态防控:调节环境湿度可能影响鞭毛细菌的传播效率。

“这就像破解了细菌的‘团队密码’,”,“理解它们的社交行为,我们才能设计更精准的防治手段。”

Stochastic and spatially structured time-course distribution of flagellar and T3SS expression

表型异质性:相同基因的细菌通过随机表达差异实现功能分工,类似“细胞类型分化”。进化优势:T3SS和鞭毛的表达均消耗能量,分工可降低个体负担,提升群体存活率。空间协作:细菌在微观尺度上的结构化分布,堪比人类社会中的“职业分区”。

论文信息:
Nieves López-Pagán et al. Pseudomonas syringae subpopulations cooperate by coordinating flagellar and type III secretion dynamics to facilitate plant infection. Nature Microbiology (2025).
DOI: 10.1038/s41564-025-01966-0

科学顾问点评:
“这项研究将单细胞技术与生态学思维结合,展现了微生物在复杂环境中的惊人适应性。” —— 未参与研究的植物病理学家评论

来源:农科最前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