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8日下午两点半,在万众瞩目之下,柯文哲走出了北院。他甫一现身,便立即启动了早已准备好的反制策略,将矛头直指赖清德政府。他为自己一年来的遭遇鸣不平,痛斥检调单位搞“押人拿供”的把戏,指责他们根本是无凭无据地羁押。
被羁押一年,柯文哲7000万交保后,拒绝第一时间离开,出狱当场即炮轰赖清德,高呼“绝不投降!绝不屈服!”
与此同时,赢得“反罢”胜利之后,蓝营“改选”已被提上日程,结果卢秀燕表态不选,郑丽文神秘暂别,关键时刻,馆长提出一个条件。
9月8日下午两点半,在万众瞩目之下,柯文哲走出了北院。他甫一现身,便立即启动了早已准备好的反制策略,将矛头直指赖清德政府。他为自己一年来的遭遇鸣不平,痛斥检调单位搞“押人拿供”的把戏,指责他们根本是无凭无据地羁押。
柯文哲强调,检方搜查了一年多却一无所获,这恰恰证明了白营的清白。他明确宣告,自己绝不会因为打压而妥协,他话锋一转,直接点名赖清德,痛斥其将岛内搞得一团乱,要求他好好反省。
当然,强硬的姿态之外,他也没有忘记向支持者温情喊话,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并承诺自己将“心存善念、尽力而为”,希望因为有白营的存在,能让岛内变得更好。
离开北院后,他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再次表态“绝不投降、绝不屈服”,这篇文章立刻获得了上万人的力挺。
在柯文哲走出北院的人群中,一个高大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馆长”陈之汉。9月8日下午,他早早地就赶到了台北地方法院外,等待柯文哲重获自由。当柯文哲步出法院时,馆长在人群中高喊:“要教训赖清德!”这声怒吼,精准地呼应了柯文哲的反击宣言。
馆长对柯文哲的力挺并非一时兴起,在得知柯文哲交保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联系了黄国昌,表示愿意伸出援手。然而,就在他为柯文哲奔走呼号之际,自己也惹上了麻烦。
他很快收到了选务单位的通知,称他在7月21日的一次直播中透露了7月26日的罢免民调数据,因此将面临最高200万新台币的罚款。
这一纸罚单彻底点燃了馆长的怒火,他认为这明显是绿营的针对性报复,随即在直播中放话:“绿营的末日到了!”
然而,更让他感到心寒的是,他当初摆出民调数据,是为了力挺31名正在面临罢免危机的蓝营民意代表,可当他自己因此受罚时,那31名蓝委却无一人站出来为他发声。
这份沉默让馆长对国民党彻底失望,他直言对蓝营已经“再无期待”。不过,他透露,9月9日,蓝营的郑丽文将会上他的直播节目,他希望郑丽文能够解释一下,蓝营到底在做什么。
事实上,他在9月7日的直播中就已经预告了这次对谈。馆长甚至为自己未来支持蓝营人士开出了一个明确的条件:必须坚定地坚持“中国”这一身份认同。
他批评一些蓝营政治人物在这个核心问题上总是模糊不清,而郑丽文在这方面的亮眼表现,正是他愿意力挺她的原因。
就在柯文哲回归,搅动一池春水的同时,国民党内部也正因党主席改选而风起云涌。起初有多达9人表态有意角逐,但现任党主席朱立伦认为,这些人大多声量不足,难以服众。于是,他开始在幕后进行一系列运作。
朱立伦先是推出了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参选,但很快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郝龙斌与柯文哲之间关系紧张,若由他担任党主席,可能会严重影响未来的蓝白合作大局。
权衡之下,朱立伦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并迅速聘请他担任蓝营的“中评委”,为其扫清了参选的资格障碍。
然而,赵少康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除非卢秀燕、朱立伦和郝龙斌三人都明确不选,他才会考虑参选。
目前,卢秀燕和朱立伦已经表态不会参选,但郝龙斌却迟迟没有直接回应。相反,他已经开始积极拜会蓝营的各位大佬,为自己的参选铺路。
据透露,郝龙斌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拜访多位蓝营大咖,阐述他对蓝营未来的看法。外界普遍推测,如果他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很可能会在9月15日改选领表的最后时刻正式表态。
在这场暗流涌动的权力角逐中,郑丽文无疑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角色,她同样展现出了问鼎党主席的强烈意愿。
面对外界对她财力的质疑,她高调宣布自己已经筹措好了1320万新台币的竞选门槛保证金,并霸气回应称这点钱家里就能准备,丈夫也全力支持。
为了全身心投入竞选,郑丽文宣布将暂时告别所有电视节目和通告,并透露她的后援会已经组成,获得了多方力挺。她的参选,也伴随着对国民党内部问题的尖锐批评。
她毫不留情地指出,蓝营的改选流程中常常存在“因人设事”和私相授受的问题,并以朱立伦在2024年直接指定侯友宜参选最终导致失利的例子,来警示这种操作的巨大风险。
郑丽文不仅敢说,更敢做。她发起了“党外在野大联盟”,成功吸纳了像萧旭岑和馆长这样的人物,展现了她强大的整合能力。她屡次硬刚绿营的强悍作风,为她赢得了“蓝营铁娘子”的称号,也积累了大量的支持。
在柯文哲获释后,她也公开表态力挺,认为柯文哲是“压垮赖清德的最后一根稻草”,并希望蓝白合作能够持续下去。她痛斥赖清德政府用7000万的天价保释金,就是为了营造柯家很有钱的观感,用心险恶。
然而,就在她与馆长约定直播的前夕,她却宣布暂退节目。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她可能不敢直面馆长关于身份认同等尖锐问题的质疑,也反映了蓝营瞻前顾后的本质,可能会因此错失反制绿营的良机。
蓝白合作的必要性,在柯文哲的切身体会和郑丽文的公开呼吁中变得愈发清晰。然而,前路上依然布满了挑战:绿营的分化策略、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与犹豫、以及像馆长这样关键意见领袖的条件,都为在野联盟的整合增添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攻防战将会更加激烈和复杂。在野阵营能否抓住风向转变的契机,将个人的声量汇聚成改变格局的力量,不仅考验着政治人物的智慧,也深刻地影响着台湾未来的走向。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2025-09-08《柯文哲交保7000万元新台币获释》
海峡导报2025-09-08《自曝备妥1320万新台币参选国民党主席,郑丽文:我已暂别政论节目》
来源:闻史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