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失能补贴,我心里踏实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06:02 1

摘要:清晨的阳光,洒进沈阳市康养服务中心的房间,82岁的刘润田正坐在床上,享受着每天一次的专业按摩。他和按摩师随意地聊着天,房间里时不时传来轻松的笑声。这样温馨的场景,在几个月前还是一种奢望。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姜雪

清晨的阳光,洒进沈阳市康养服务中心的房间,82岁的刘润田正坐在床上,享受着每天一次的专业按摩。他和按摩师随意地聊着天,房间里时不时传来轻松的笑声。这样温馨的场景,在几个月前还是一种奢望。

那时候,刘润田不慎摔伤腰部,每月6500元的护理费成了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我那点儿退休金根本不够,全靠儿子掏钱。”他说着,声音有些失落,“一辈子要强惯了,心里总过不去这个坎儿。”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句话,说中了太多家庭的无奈。穿衣、吃饭、翻身……每一个日常动作都离不开人。24小时看护不仅让人手紧张,更让家庭经济压力倍增。

而在上个月,刘润田一家看到了希望。经过专业评估,刘润田被认定为“中度失能”,获得了每月800元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再加上身体状况好转,护理费用也降到了5000元。“现在只需付出4200元,我的退休金,正好够用了!”刘润田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这份补贴给的不仅是钱,更是尊严,我心里踏实了。”

据统计,沈阳市像刘润田这样的中度以上失能老人约有10万人。此次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创下了两个“首次”:首次不再把“经济困难”作为门槛,首次覆盖所有中度及以上失能的老人。

谁可以领?关键在于专业的评估。面对老人行动不便、难以出门的实际情况,不少家属担心:评估会不会很麻烦?

在康养服务中心另一个房间,86岁的刘淑秋坐在床沿,正努力回忆评估员五分钟前让她记住的三个词。“苹果、手表……”她喃喃自语,“第三个词想不起来了。”

银发老龄健康咨询管理公司的评估员刘晓雨一点儿不急,她耐心地等着,又接着问:“阿姨,您知道咱们现在在哪儿吗?”“旁边这是您第几个女儿呀?”这些看似拉家常的问题,其实都是在悄悄评估老人的认知情况。20分钟里,评估员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结果五个工作日内就会出来。“他们上门来评估,真的很贴心。”她的女儿王晓春感慨地说。

不过政策落地,也遇到了一些现实小麻烦。沈阳市康养服务中心于淼院长介绍,最大的关卡其实是注册。“很多子女自己也五六十岁了,智能手机又玩不转。”于是工作人员全员出动:异地的,视频远程教;来院的,手把手帮。“点开微信小程序,对,就这个图标……”就这样,到8月底,中心219位老人全部成功申领并用上了消费券。

沈阳市民政局养老保障和促进监督处处长阎韡表示,政策试点12个月,2025年底前将推广至其他省份。截至9月8日,全市已领取电子消费券3409张,使用1300张,补贴金额预计将达86万元。目前,沈阳市已经征集了127家养老服务机构和15家评估机构,全部向社会公开。

如今,民政部门正通过社区网格员、养老机构等多种渠道,把“怎么领、怎么用、哪能用”这些关键信息传递到每一个需要的家庭中去,让好政策“家喻户晓”。他们不只是发了一张“券”,更是想把一份银发时代的尊严,稳稳递到老人手里。

链接

今年8月,沈阳市作为全国四个试点城市之一,率先面向中度及以上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该补贴以电子消费券形式通过“民政通”按月发放,可用于居家上门、社区托养和机构养老服务,涵盖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机构照护等项目。消费券按实际费用的40%抵扣,机构服务每月最高补贴800元,居家服务每月最高补贴500元。申请人通过线上提交申请、能力评估后即可领取使用,在服务平台选择服务并预约,消费时直接抵扣。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