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省立足“三线建设”积淀的工业基础,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一批重点企业通过“机器换人、技术换人”,实现生产效率跃升、产品结构优化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勾勒出贵州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图景,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转自:贵州日报
贵阳华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对新升级的设备进行调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设备更新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
我省立足“三线建设”积淀的工业基础,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一批重点企业通过“机器换人、技术换人”,实现生产效率跃升、产品结构优化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勾勒出贵州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图景,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贵阳经济开发区,贵阳鑫恒泰实业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忙着安装、调试设备,一派繁忙景象。这家曾长期为国内电视巨头厂家提供金属结构件的配套企业,面对传统家电市场的萎缩,果断转型,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万亿级赛道。
2023年,贵阳鑫恒泰实业有限公司启动总投资4126万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原有厂房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改造,让老旧厂房焕发新生机。
“以前厂房利用率只有20%至30%,现在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升级,已提升至70%至80%。”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指着新安装的2000T油压机和自动焊接机器人说:“这些新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幅减少了人工成本。”
目前,贵阳鑫恒泰实业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设备进场率已达七八成,预计2026年5月完成建设、10月实现小批量试生产,达产后将具备年产10万件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零部件的能力。
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能制造和设备更新的政策措施,用好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贵阳鑫恒泰实业有限公司从电视配套转战新能源汽车赛道,是我省装备制造企业抢抓设备更新政策红利引领产业升级的缩影。
面对电动车窗、雨刮电机等汽车零部件供不应求的局面,贵安新区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加快汽车电子制造产线的建设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据悉,该公司于2024年规划总投资4000万元,用于建设汽车电子产品制造生产线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淘汰服役超期、效率低下的老旧设备61台。新生产线引入16台SMT贴片机、2条全自动波峰焊THT生产线、4条全自动电机生产线及定制化一体式防夹电机全自动生产线,全面实现自动化生产。
“目前,50多台新设备已到位并运行,新贴片机正在调试。项目预计2026年4月完成,届时产能将提升50%,年产能可达5000万套,利润超2000万元。”贵安新区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念介绍,设备更新政策为企业发展鼓足了信心,接下来公司将紧抓政策支持机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拓展和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项目,赢得发展主动权。
在精密制造领域,细节决定成败。贵州全丰明剑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航空航天复杂关键零部件深孔加工,对原有厂房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换脑”与“换芯”双管齐下,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过去的老设备精度不够,有些产品达不到客户要求。”该公司总经理秦剑回忆道。为此,该公司淘汰冲床、电火花机床等12台老旧设备,购置数控车床、高精度铣床、磨床等高端数控设备,构建起一条专业化深孔加工生产线。同时,建设研发中心和试验中心,致力于轴类、壳体等复杂零件的深孔加工及特种刀具研制。
如今,贵州全丰明剑科技有限公司与省内多家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并在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也取得了突破发展。尤其是公司布局的航空航天复杂关键零部件深孔加工平台建设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其承接更高精度、更高附加值的订单能力,实现从“代工制造”向“精密智造”的跃迁。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正点燃贵州制造的新引擎。
今年初,贵阳华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28亿元的“航空精密零部件生产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启动建设,以设备更新为契机,以智能化升级为推手,致力将企业打造成为航空紧固件“隐形冠军”。
眼下,贵阳华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紧锣密鼓推进高精度多轴加工中心、全自动搓丝机、智能检测设备等先进装备安装调试,并同步建设基于ERP、MES、QMS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能实时监控生产全流程,自动调整工艺参数,减少人为误差,提升效率30%以上。”该公司负责人黄忠贤介绍,随着项目进度的加快,预计2027年可实现满产,届时产值将实现大幅增长。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从单一配套到系统集成,从满足需求到引领市场,贵州装备制造企业的设备更新之路,是一条以技术创新驱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转型之路。在政策支持与企业内生动力的双重驱动下,一场以“智改数转”为核心的产业焕新行动正在贵州大地加速推进。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设备更新“快车道”,贵州装备制造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