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手核心AI技术负责人张迪的离职引发行业关注。这位前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于2020年加入快手,三年间从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升至可灵AI事业部技术掌舵者,却在2025年8月中旬突然离任,转而加盟B站担任技术条线要职。此时距离可灵AI实现单季营收2.5亿元、用户规模突
快手核心AI技术负责人张迪的离职引发行业关注。这位前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于2020年加入快手,三年间从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升至可灵AI事业部技术掌舵者,却在2025年8月中旬突然离任,转而加盟B站担任技术条线要职。此时距离可灵AI实现单季营收2.5亿元、用户规模突破4500万仅过去一个月,其技术成果正处于商业化爆发前夜。
张迪的职业生涯堪称技术精英的典型路径。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他在阿里妈妈团队主导广告算法优化,2020年转战快手时即被委以重任。2023年初执掌大模型团队后,带领可灵AI完成30余次版本迭代,推动视频生成模型从1.0到2.1的跨越式发展。其主导的灵动画布功能实现多人实时协作创作,首部AI单元剧《新世界加载中》更开创影视创作新范式。
接棒者盖坤的履历同样耀眼。这位在阿里深耕十年的技术老将,曾主导分片线性模型(MLR)和深度兴趣网络(DIN)研发,支撑阿里妈妈广告业务年收入超千亿。2020年加盟快手后,他先后统筹社区科学线、主站业务线和技术线,2024年正式接管可灵AI事业部。面对张迪离职带来的技术真空,盖坤选择亲自兼任技术部负责人,这种"向下管理"的姿态凸显可灵AI的战略地位。
快手二季度财报数据印证着AI战略的成效。日活用户达4.09亿、月活7.15亿的规模下,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98亿元占比近六成,电商GMV同比增长17.6%中,短视频电商贡献超30%增速。这些增长背后,是OneRec推荐大模型实现的全量视频偏好预测,以及多模态技术对人货匹配效率的显著提升。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的双轮驱动在产品迭代中清晰可见。可灵AI从1.6版本实现画质飞跃,到2.0版本支持10秒高清视频生成,再到2.1版本首创首尾帧控制功能,每次升级都精准卡位创作需求。7月底上线的灵动画布集成智能创作辅助系统,使单人日均产出内容量提升3倍。这些功能升级直接带动付费用户转化率提升22%,验证了技术投入的商业价值。
盖坤面临的挑战在于平衡技术深耕与商业变现的节奏。尽管可灵AI已实现推理算力毛利率转正,但全年收入目标翻倍的压力仍存。快手CFO金秉透露,年中已追加算力投入,确保在Agent技术浪潮中保持领先。内部人士指出,当前研发团队占比近半员工,这种技术密度既是优势也是考验——如何在基础模型持续突破的同时,避免过度商业化消耗技术积累。
直播业务的相对疲软凸显转型必要性。该板块二季度8%的增速低于大盘,营收占比降至28%。与之形成对比的是,AI驱动的短视频电商保持30%以上增长。这种结构性变化迫使快手加速技术赋能,可灵AI最新上线的视频音效功能,通过帧级音频匹配技术,使创作者效率提升40%,正是技术重构业务逻辑的典型案例。
在行业竞争层面,张迪转投B站带来的变量不容忽视。这位掌握可灵AI核心架构的技术领袖,其动向可能影响视频生成领域的技术路线竞争。而盖坤需要证明的,不仅是技术接棒的平稳过渡,更是能否带领可灵AI在2025年这个"Agent元年"中,构建起从基础模型到应用场景的完整生态闭环。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