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黑肉、黑骨的乌鸡,为啥会进化成黑色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3 02:02 1

摘要:看看菜市场里这种关在笼子里的“怪鸡”,浑身黢黑像块炭,骨头缝里都透着乌青,可偏偏成了中国人眼里的“大补之物”。它叫乌鸡,江湖人称“黑了心的宝贝”。

看看菜市场里这种关在笼子里的“怪鸡”,浑身黢黑像块炭,骨头缝里都透着乌青,可偏偏成了中国人眼里的“大补之物”。它叫乌鸡,江湖人称“黑了心的宝贝”。

早两千年前汉朝人就在江西武山发现这黑不溜秋的鸡,《豫章书》里还记着“武山鸡炖汤能治病”。

不过那时候的乌鸡还没现在这么出名,直到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给它盖了章,说能治妇科病,它才从山沟沟里火遍全国。今儿咱就唠唠,这乌鸡到底为啥黑得这么彻底?是基因突变的意外,还是人类驯养的奇迹?

要说乌鸡这身黑皮囊,得从一场“染色事故”说起。两千多年前某个普通鸡窝里,一只母鸡下了一窝不普通的蛋。小鸡破壳那会儿,养鸡人当场傻眼:这鸡仔嘴是黑的,脚是黑的,连眼珠子都黑得像颗煤球!

科学家后来发现,这是黑色素细胞集体“加班”的结果。普通鸡的黑色素只在外皮溜达,乌鸡倒好,直接给骨头、内脏、肌肉都刷了层黑漆,这场面就像给整只鸡泼了桶墨汁。

不过这里头有个误会!别看乌鸡骨头乌青发亮,切开一瞧,骨头芯儿其实是雪白的,全靠骨膜那层黑膜撑场面。这波操作堪比“黑心棉被套白被单”,愣是让老百姓误以为它从里到外都是黑的。

要说这黑色素的幕后推手,还得提一个叫内皮素-3的基因。这玩意儿在乌鸡的DNA里多复制了一段,导致黑色素生产车间直接爆单,愣是把乌鸡变成了活体营养胶囊。

您可别小看这场基因突变。在鸡界,乌鸡这身黑皮可是独门绝技。科学家拿显微镜一瞅,好家伙!乌鸡结缔组织里的黑色素浓度是普通鸡的十几倍,活像给全身细胞办了张终身美黑卡。

要说乌鸡这身黑皮能保留两千年,还得给老祖宗的智慧点个赞。汉朝人发现这黑鸡不仅长得稀奇,炖汤还格外鲜美,从此开启“养鸡新思路”。

唐朝那会儿更夸张,药铺门口都挂着乌鸡招牌,连慈禧太后都用乌鸡白凤丸调理身子。最逗的是欧洲人,17世纪见到这“东方神鸡”,直接当宠物养在城堡里,还给编出“兔子配鸡生乌鸡”的离谱传说。

但您要问这乌鸡真比普通鸡补?现代科学给出了清醒答案:论蛋白质含量确实高点儿,脂肪少点儿,微量元素多些。

陕西略阳乌鸡号称“六点乌”,从舌头到脚趾头黑得一丝不苟;江西泰和乌鸡更是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拿过金奖,十全十美的长相直接碾压选美冠军;云南盐津乌鸡在古南方丝绸之路上溜达了1800多年,愣是把黑皮基因散步到了大江南北。

这些“黑美人”用实力证明:在吃货的国度,长得怪不如长得香!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来源:蛙蛙科学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