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在这一背景下,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立足地方乡村发展需求,与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共建大学生校外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将实践教学、师生发展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形成了以“乡村导向人才培养体系”“乡村项目式实践教学
转自:天津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在这一背景下,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立足地方乡村发展需求,与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共建大学生校外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将实践教学、师生发展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形成了以“乡村导向人才培养体系”“乡村项目式实践教学”“人才助力乡村发展”为核心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校、村、企三方的紧密合作,学院实现了科研教学与地方服务的闭环,既培养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创新动力。
校企协同,构建以乡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振兴是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才培养则是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形式。立足建设未来乡村的发展目标,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与乡村发展深度嵌合,构建了乡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机制。具体而言,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协同温州设计集团专家,开展多轮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围绕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提升了专业设置的实践导向与行业契合度。其中,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根据乡村振兴发展要求重新制定了以乡村为主要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该目标明确指出,环境设计专业应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扣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抓牢立足温州、面向浙江的培养定位;着力培养具备数智化技术应用能力与跨学科综合设计素养,能够胜任乡村设计、城乡规划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针对乡村建设诉求,增加美丽乡村模块以及创新创业模块。美丽乡村模块,由《美丽乡村策划》《地域性旧建筑改造与设计》《民宿设计》《文旅空间设计》等课程组成。该模块通过校内外导师合作授课,系统性训练学生面对乡村建设项目时,应具备的规划、建筑以及室内空间综合设计能力。在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下,乡村建设项目已由单一的建设项目演变为包含文旅、策划、营销等多维度的综合性项目。因此,可增加与之对应的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模块由此应运而生。该模块包含《新媒体运营与策划》《会展策划与设计》《商业营销与设计规划》《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坊》等课程,旨在采用跨学科培养模式,联合校内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管理学等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完成乡村文旅项目需要的策划、营销以及运营等综合能力。
实验体系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支撑。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紧扣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前沿数智技术,构建了由“AIGC实验室”“动捕实验室”“增材制造实验室”“媒体传播实验中心”组成的校内实训体系。同时,联合温州设计集团、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等行业龙头,打破传统教学空间边界,以瓯海区渔潭村为实践场地,打造校外实验平台。通过在校内沉浸式学习与校外实操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维度数智工具的运用,更为其参与未来乡村建设积累了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数智赋能与校企协作在学院育人体系中的深度嵌入。
产教融合,探索乡村项目式实践教学方法。在完善教学体系的同时,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通过竞赛驱动与项目驱动两条路径,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以赛促学,学院联合设计集团,立足设计学科特点,与意大利青年设计师共同开展中意青年创意设计大赛训练营。该大赛训练营紧扣“世界风采、中国气韵、浙江元素、温州特质”总体目标,邀请行业专家与海内外各领域优秀青年共同进行深入探索与交流。经过大赛训练营的持续提升,师生对温州乡村所包含的文化基因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浙江省大学生会展策划创意大赛等省一类赛事,并获得省级金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与三等奖40项的优异成绩,实现奖项数量和奖项质量的历史性突破。学生通过参与竞赛,有效提升了自信心和设计能力,这为其参与真实乡村建设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还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深度解析乡村项目设计的各个要素。企业导师通过指导学生深度参与真实乡村设计项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坊》课程为例,以“瓯海区仙岩街道渔潭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工程”“苍南县莒溪镇天井村村庄规划”为项目依托,学生需合作完成项目的前期调研、概念设计、方案规划、方案设计、效果图表现、文本编排及施工图绘制的设计全流程。项目式教学过程中,需每周进行项目进度汇报,并持续改进修改项目内容,显著提升了学生完成乡村项目设计所需的实践能力。合作参与的乡村项目,获得2023年度温州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瓯江杯”综合类景观工程二等奖以及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二等奖。
艺术赋能,高校人才助力乡村发展。校企双方通过联合培养“双能型教师”,为乡村建设提供艺术赋能,将高校智力资源深度浇灌于乡村振兴的田野中。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于2023年3月,与温州设计集团专家组组成“和美乡村”公益设计团队前往文成县西坑镇,进行“和美乡村”调研以及乡村景观美化公益设计。在此次活动过程中,设计团队走访调研文成多个村镇,其中西坑畲族镇的“藓然”共富工坊,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中交出了亮眼答卷。该团队基于“藓然”共富工坊案例申请温州市社科联项目——文成畲乡“共富工坊”模式下的乡村振兴实践研究,并联合发表学术期刊。团队一方面为当地乡村景观美化提供设计支持,一方面通过校企科研团队,归纳总结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经验,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了相应理论支撑。
2024年,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教师陈佳璇作为温州市首批文化特派员驻派泽雅镇纸源村,深入挖掘泽雅镇文化资源,打造“千年纸山,寻韵泽雅”文化品牌。学院以文化特派员为桥梁,充分发挥设计专业与校企协作优势,基于泽雅镇当地纸山文化,重构当地乡村视觉形象,开发纸山文创产品,实现艺术语言与乡土文化的融合。校企地三方通力合作,近百名师生以“千年纸韵”为主题开展毕业设计。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完成96件毕业设计作品,涵盖IP设计、乡村咖啡馆设计、家具设计等多个领域,打通了纸山文化到乡村文创的艺术赋能路径。
【作者为陈贤帆,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张生,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十四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温州商学院—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编号:JX2022SJSJ02)阶段性成果。】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