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教徒报》、新德里电视台9月6日报道,加拿大政府首次承认锡克教分离主义组织在其境内活动且获得资金支持。加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25年加拿大洗钱与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评估报告》显示,巴巴尔卡尔萨国际(BKI)、国际锡克青年联盟(International Sik
2025年9月8日 总第1033期
值日编辑:毛雅欣
审核:关云逸 范家菀
执行主编:陈卓
图源:《印度教徒报》
《印度教徒报》、新德里电视台9月6日报道,加拿大政府首次承认锡克教分离主义组织在其境内活动且获得资金支持。加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25年加拿大洗钱与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评估报告》显示,巴巴尔卡尔萨国际(BKI)、国际锡克青年联盟(International Sikh Youth Federation)等锡克教分离主义极端组织长期在加境内活动,并获得资金支持。分析认为,该报告印证印政府一贯“放任亲‘卡利斯坦’分子在加境内从事反印活动”指控。据悉,上述组织均已被加刑法列入恐怖实体,属于“政治动机暴力极端主义”(PMVE)类别,即“鼓动通过暴力手段建立新政治体系,或在现有体系内建立新结构与规范”。报告指出,此类极端组织筹资方式多样,如滥用货币服务企业(MSB)和银行系统、慈善和非营利组织(NPO),利用加密货币,获取国家资助,从事犯罪活动等。其中,滥用慈善和非营利组织是常见手段,但通过该渠道筹集的资金占极端组织运营总预算比例较小。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近年来,锡克教分离组织曾在加建立的庞大筹款网络已逐渐分化为多个小团体,其成员仍忠于“独立建国”理念,但与特定组织并无清晰隶属关系。
NEWS
杰森·米勒(Jason Miller)与特朗普合影。图源:X
《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9月7日报道,9月5日,美总统特朗普公开称印美“关系特殊,无需担心”,双方关系或迎初步“解冻”。特朗普还称虽“不喜欢印度当前的一些做法”,但表示与莫迪“永远是朋友”。次日,莫迪也在社媒积极回应称“高度赞赏并完全认同特朗普总统的积极评价”,强调美印关系是“积极、前瞻性的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近期会见印4月聘请的美游说公司“SHW Partners LLC”负责人米勒(Jason Miller)。米勒曾任特朗普高级顾问,深谙其决策风格,是“特朗普阵营”政治圈重要人物,被视为印提升在美外交影响力“潜在优势”。除常规游说事务外,米勒还充当印美“非正式联络人”,向特朗普及美国会议员通报印反恐政策。据悉,印美关系因关税等问题一度紧张,特朗普曾称美“失去了印度”,将印归入“中国阵营”。
NEWS
印度与以色列贸易关系。图源:X
《印度教徒报》《第一邮报》9月7日、8日报道,以色列财长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9月8日至10日访印,双方签署印度-以色列双边投资协定(BIT),进一步推动贸易往来。这是以高层2025年第四次访印,旨在通过双边会谈深化印以经济和金融联系,并为自由贸易协定(FTA)等关键协议签署奠定共同基础。9月8日,斯莫特里奇会晤印财长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双方正式签署双边投资协定,这将扫除印以双边投资增长障碍,进一步惠及两国企业与整体经济发展。此外,双方还同意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并探索建立双边金融协议,为以出口商提供更优融资条件。访问期间,斯莫特里奇还将会见印商工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与住房和城市事务部长马诺哈尔·拉尔(Manohar Lal),并访问孟买与“古吉拉特邦国际金融科技城”(GIFT City)。据悉,印以年双边贸易额接近40亿美元($4 billion)。2000年至2025年间,印对以外国直接投资(FDI)累计达4.43亿美元($443 million),以对印FDI累计为3.342亿美元($334.2 million)。另据悉,签署FTA将成为印度下一步重要目标,双方目前正进行FTA谈判。
NEWS
孟加拉国2024年汇款流入创下269亿美元纪录。图源:MD
彭博社9月7日报道,孟加拉国央行行长曼苏尔(Ahsan H. Mansur)表示,孟央行正加紧重建外汇储备,目标在2025-26财年年底(2026年6月)将孟外储提升至约400亿美元($40 billion),以稳定本币汇率。孟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孟外汇储备为314亿美元($31.4 billion),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严格标准仅足够维持四个月进口所需。曼苏尔表示,鉴于孟临时政府已偿还近40亿美元对外债务,当前政策正重点转向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涵盖外储、汇率与物价控制,并同步推进银行和金融体系改革。因此,孟央行计划将外储额度提至足够维持六个月进口所需,以确保经济稳定性。目前,孟重建外储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严控洪迪汇款(hundi)等非正式汇款网络,鼓励侨汇通过正规渠道流入,从而增强官方外汇流入;二是打击进口发票虚报行为。然而,分析还指出,孟腐败问题依然严重,长期面临银行体系风险、能源短缺、港口效率低下和高昂营商成本等结构性挑战,孟临时政府仍需制定更审慎务实的政策,凝聚各方合力,为过渡政府奠定未来的基础。
NEWS
人民联盟的领导人和活动人士9月5日在孟首都达卡举行了集会。图源:全印广播
印度右翼媒体《组织者》、全印广播9月5日、7日报道,孟加拉国前执政党“人民联盟”(AL)近期在孟首都达卡举行一系列闪电“非法”抗议活动,以“展现其庞大群众基础”。8月31日,数百名人盟支持者在达卡古利斯坦区(Gulistan)发起抗议集会。9月5日,数千名人盟支持者在达卡特杰冈区(Tejgaon)开展抗议集会,这是自2024年孟政治动乱以来人盟组织的规模最大的抗议集会。9月7日,抗议集会转至达卡议会附近,超1000人参与集会。抗议者高呼“罢免尤努斯,拯救国家”等口号,并指责孟临时政府捏造案件,打压人盟领导层及活动人士。目前,人盟已被孟临时政府根据《反恐法》取缔并定性为“恐怖组织”,禁止参加2026年孟大选。鉴于缺乏强有力的反对党,孟当前最大政党民族主义党(BNP)或在2026年大选中占据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人权组织指出,孟治安保障与人道问题仍未见实质性改善,叠加孟军方与临时政府分歧日益加深,恐对孟政治稳定与国家发展构成严重隐患。
NEWS
印人党在西孟加拉邦的支持者们。图源:The Wire
The Wire网站9月5日报道,西孟加拉邦印人党主席萨米克·巴塔查里亚(Samik Bhattacharya)瞄准2026年西孟邦选举,恐面临党内纷争、基层组织薄弱等多重挑战。目前,印人党在西孟邦发展迅速,成功填补印共(马)留下的政治真空,并持续致力于呼吁西孟邦左翼力量共同推翻西孟邦执政党草根国大党(TMC)。然而,分析指出,印人党在西孟邦仍面临五大困境,西孟邦邦选结果或扑朔迷离。一是印人党在该邦组织动员能力不足。目前,印人党针对该邦政治腐败、社会问题等抗议行动远不及左翼势力影响强大。该党一度试图借助宗教议题和非法移民问题整合印度教选民,但其组织架构尚不足以支撑压倒性胜选。二是印人党争取少数群体的策略模糊。目前,印人党政策重心转向就业、治理和发展议题。萨米克声明指出,印人党“并不反对穆斯林”,且印人党未来在西孟邦发展将惠及穆斯林社群,呼吁穆斯林选民投票。然而,西孟邦其他印人党成员并未表明相似立场,萨米克声明恐难取得预期效果。三是印人党内派系分歧严重。萨米克履新正值前西孟邦印人党主席迪利普·戈什(Dilip Ghosh)被传或转投TMC,而2020年自TMC转投印人党的阿迪卡里(Suvendu Adhikari)则逐步上位,资深党员与“空降派”紧张关系恐影响西孟邦印人党凝聚力。四是选民版图变动未形成实质优势。印人党在部分原左翼和TMC阵营中吸纳印度教选民,而宗教极化则使穆斯林选民进一步向TMC靠拢,双方选民流动趋势相互抵消,致邦选局势仍充满不确定性。五是印人党政治公信力受损。2021年西孟邦邦选前,大批TMC政客转投印人党,败选后又纷纷回归。“投机式”政治转向恐引发印人党民间信誉危机。
NEWS
445家企业数据:研发支出占比不足1%。图源:商业标准
《铸币报》9月7日发表题为《研发低迷:为何印度社会正获得应得的资本》的评论文章认为,印企研发投入长期低迷,既源于印企在规模巨大的贸易保护主义市场中缺乏竞争压力和创新动机,也受制于印社会结构分裂导致的低社会信任,二者共同抑制印技术进步与资本责任意识形成。本文作者尼廷·派(Nitin Pai)系塔克萨希拉学院的联合创始人兼院长。
目前,印顶尖企业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被控缺乏风险承受能力和领导力,对自身建设能力缺乏信心。目前,印私营部门研发支出仅占印GDP的0.3%,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印十大最盈利企业中,研发投入仅占其利润的2%,远低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同类企业29%-55%的投入比例。
总体看,印企普遍缺乏竞争压力,创新动力不足。鉴于印国内市场规模庞大,大量印企依赖标准化产品即可实现可观盈利,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企业出海等高风险投资需求持续低迷。此外,印政府长期设置外资准入限制和高额进口关税保护措施,保护主义政策进一步强化印企对内需市场的依赖,持续压低印企创新动力和需求。
因此,放宽贸易与投资壁垒,激发企业竞争压力,有望成为推动印企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杠杆。目前,印政府始终将中央政策、社会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地缘政治等概念置于优先地位,自然推动印企专注开辟本国市场,难以促进研发投入。对此,印政府府应利用美国高额关税压力放宽贸易和投资壁垒,刺激印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研发投入增长。
然而,鉴于印公共政策与社会氛围持续强化种姓、语言和群体认同,印企恐长期缺乏社会性责任承担意识,利用关税促进竞争恐仍难以提振社会资本投入。研究表明,创业者和科研机构能否获得持续资金支持,依赖于普遍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越高,研发投入往往越充足。然而,印社会高度多元化,大量小型种姓群体内部凝聚力强,却与其他群体联系薄弱。此外,印民主政治则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削弱公民共同体意识与广泛社会信任。种姓普查虽强化群体内部身份认同,却也进一步激化群体间的政治与资源竞争。
本期编辑:姜心宇
本期审核:江怡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