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土一具女尸,脱去衣物时,发现下体缠有三根素罗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00:56 1

摘要:江西那块地底下,藏着的东西可太多了,随便一动就可能挖出一段过去的故事,1988年9月,江西德安县城边的桃源山,一次普普通通的盖房子施工,谁也没想到就这么揭开了一座南宋古墓,考古的人小心翼翼打开那个刷着红漆的楠木棺材,在场所有人都看呆了,棺材里躺着个女的,七百多

江西那块地底下,藏着的东西可太多了,随便一动就可能挖出一段过去的故事,1988年9月,江西德安县城边的桃源山,一次普普通通的盖房子施工,谁也没想到就这么揭开了一座南宋古墓,考古的人小心翼翼打开那个刷着红漆的楠木棺材,在场所有人都看呆了,棺材里躺着个女的,七百多年了还没烂完,真正让专家们想不通的是,把她身上一层层衣服拿开以后,发现她下身竟然缠着三根怪怪的白带子

这座墓能被发现纯粹是运气好,那时候德安县的义峰羽绒厂要在桃源山修个水塔,工人们挖地基,一铲子下去碰到了硬邦邦的青石板,有经验的工人立马就觉得这下面有东西,赶紧上报,考古队一到,一个完完整整的砖石墓室就露出来了,更巧的是,水塔的四个桩子正好打在墓室四个角上,一点没伤到主结构,这墓才保存得这么好,墓里挖出来的墓志铭写明白了墓主人的身份,“有宋安人周氏”,她是南宋一个叫吴畴的官员的老婆,“安人”是当时给官员老婆的封号,说明这周氏身份不低。

开棺的时候那叫一个又激动又紧张,为了保护里面可能一碰就碎的宝贝,专家们特地等到半夜紫外线最弱的时候才动手,沉重的棺材盖子一挪开,先看到的是一幅画得特别精美的星宿图,盖在女尸身上,这图画在绢上,用墨线画出星星的轮廓,还用银色的小金属片标记星星的位置,这么漂亮又准的星宿图在以前的考古里很少见,对研究南宋天文学是特别宝贵的实物,拿开星宿图,一具保存得还不错的女尸就露出来了,她的头发,牙齿,甚至毛孔都看得清清楚楚,把在场的考古专家和医学专家都给惊着了。

这个女尸周氏被发现的时候,穿得那叫一个体面,身上是黄褐色的罗袍下面穿着罗裤,脚上是素罗袜和弓鞋,一看就是缠过脚的女人,胸前还围着一个跟现在胸罩差不多的金褐色佩绶,可当考古人员接着往下清理,准备给她脱衣服做研究的时候,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细节冒出来了,在她下身那个位置,整整齐齐缠了三根素罗卫生带,这一下所有人都炸锅了,这三根看着普普通通的带子,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一开始,大家对这三根带子干嘛用的猜来猜去,有人说可能是什么特别的下葬风俗,或者是什么身份的标志,可清理工作一深入,线索就越来越多了,考古人员发现,这三根卫生带上都有很明显的血迹,同时在女尸旁边还找到了一捆一捆的草纸,她身子底下垫着的十四床丝绵被,屁股那个位置也有一大片血迹,一个更大胆也更说得通的猜测慢慢出来了,周氏很可能是死于难产

这个猜测后来被更多的证据给证实了,专家给女尸做解剖检查的时候,发现她的子宫已经掉到体外了,这是典型生孩子大出血死掉的迹象,这一下就解释了为啥一个好好的贵族女人会突然没了,也让墓志铭里一段看着很矛盾的话说通了,墓志铭是她老公吴畴写的,里面光说了周氏人有多好,家里多厉害,就是对她怎么死的,有没有孩子这些事一个字不提,专家猜,在那个年代,女人生孩子死了觉得不吉利,吴畴可能是为了老婆和自己家的面子,才在墓志铭里把这段惨事给瞒了下来。

这三根沾着血的素罗带,没出声却讲了一个南宋女人生命最后时刻的痛苦和挣扎,它们不是什么神秘的仪式用品,就是最原始,最真实的“卫生用品”,这个发现,把一个七百多年前的悲剧场面,特别真实又残酷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医疗条件差得不行的年代,就算是吃穿不愁的贵族女人,在生孩子这道“鬼门关”面前,一样的是那么危险和无助。

除了这个伤心的故事,周氏墓里还挖出来一大堆宝贝,给我们画出了一幅南宋有钱人生活的画卷,墓里找到了三百多件丝绸衣服,什么绫罗绸缎都有,手艺那么好,款式那么多,让人看了直叫好,也证明了宋朝“丝绸之国”真不是白叫的,其中一件素罗单衣,对开襟,窄袖子,两边开衩,是宋代女人很流行的“褙子”款式,上面甚至还找到了一粒用素罗做成的纽扣,是中国最早的纽扣实物之一,这些衣服大多都追求那种修身,含蓄的风格,跟唐朝那种胖胖的华丽风格完全不一样,体现了宋代那种内敛,素雅的审美。

更有意思的是,在周氏的右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根桃枝,上面系着两个菱角形的粽子,这对粽子过了七百多年形状还好好的,成了中国到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粽子实物,专家根据周氏下葬的时间猜,她死的时候可能还没到端午节,家里人把粽子放进去陪葬,可能是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尝到节日的味道,这份跨越时间的亲情太让人感动了,而她手里的桃枝,在古代是辟邪用的,墓里没找到买地券,这根桃枝可能就起了差不多的作用,保佑墓主人在阴间能安宁。

江西德安周氏墓的这次发现,就像打开了一个时间宝盒,那三根看着不起眼的素罗带,不光解开了一个南宋贵妇的死亡之谜,更用一种特别细致,特别有冲击力的方式,让我们摸到了历史真实的温度,它不再是历史书里冷冰冰的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命尽头的痛苦和挣扎,这座墓里挖出来的东西,从华丽的丝绸到朴素的粽子,一起还原了一个更立体,更丰满的南宋,让我们能跨过七个世纪的时间,去感受那个时代的风雅,习俗和悲伤。

参考文献:

1. 周迪人, 周旸, 杨明. 《德安南宋周氏墓》.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9.

2. 国家旅游地理. 《德安南宋周氏墓掀开九江古代文明的面纱》. 2013-02-26.

3. 中国丝绸博物馆. 《江西德安博物馆藏南宋丝织品的保护修复》. 2018-01-02.

来源:大桐讲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