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领域,广财艺设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展开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21:26 1

摘要:通过实体积木与AI技术结合,建筑创意“一键生成”可视化的模型;在交互装置助力下,南海一号出土的瓷器、船只等各类文物变成色彩丰富、质感细腻的“海丝遗宝图”,犹如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虚实融合的交互设计、广东本土景观风物,加上“地铁跑酷”的游戏模式,一款还原龙舟

通过实体积木与AI技术结合,建筑创意“一键生成”可视化的模型;在交互装置助力下,南海一号出土的瓷器、船只等各类文物变成色彩丰富、质感细腻的“海丝遗宝图”,犹如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虚实融合的交互设计、广东本土景观风物,加上“地铁跑酷”的游戏模式,一款还原龙舟竞渡震撼场景的项目,让人感受“同舟共济”的文化内核……近日,“数·生万物——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展”在该校开展,各式酷炫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据介绍,设计学作为广财“四梁八柱”学科体系的八柱之一,艺术与设计学院4个专业共338位“财子财女”们,用自己的创新头脑和灵动双手,创作了133组充满潜力的设计作品,这既是艺术与设计学院2021级本科生培养历程的一个标志,也是学校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重要成果。

此次“数·生万物”毕业设计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聚焦数字文创、数字娱乐、数字文旅与数字交互四大领域,展现新生代艺术创作者对数字技术的深刻探索与人文思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聚焦数字文化基因库构建、社会痛点设计解决方案、智能交互视觉实验,既体现技术深度又饱含人文温度。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围绕艺术与科技的相融迭代,或思考时代语境下人与城乡环境的复杂关系,或聚焦小尺度的日常生活空间问题,或回应数字技术于地域文化遗产当代表达的时代命题,在人文与科技的相互观照间追问时代前沿和现实人文关怀的空间新指向。产品设计专业师生紧跟数字化浪潮,与产业需求深度结合,围绕“未来生活方式”主题,探索飞行汽车和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潜力。

《粤海帆影—数字化重塑》项目成员何佩欣向记者介绍,团队以游戏化创新为核,演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团队深入南越王博物院考察,从文物与海丝的关联中汲取灵感。项目将南越王墓文物与南海一号考古实证转化为可交互的3D动态叙事——让玩家化身“海丝探秘者”,将黄埔古港、南海神庙、波罗鸡等广州独有的文化符号融入游戏与交互体验之中。后续项目成果将持续与南越王博物院的展览项目深入展开“馆校合作”,共同探索海丝文化的数字化表达。

近年来,能听会唱粤语童谣的儿童越来越少。宋小青同学介绍,“粤韵音画”团队为此构建了基于触控交互技术的沉浸式数字艺术场景,系统采用雷达感应实现墙面投影内容与用户的动态响应交互。当用户触摸时墙上的动物的时候会播放该动物的粤语动画歌谣。《大笨象会跳舞》《河边有只羊》《有只雀仔跌落水》《何家公鸡何家猜》等耳熟能详的童谣瞬间响起——原来粤语童谣里至少“藏”了16种动物!

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少斌介绍,近年来该院育人成效不断提升,形成了以“一份作品、一个工作室、一项人才培养计划、一个协会组织、一个场馆”的“五个一”为标志的数字智能化文化传承育人体系。以“南雄三影塔交互设计”成为中国美展信息与交互艺术设计类赛道中广东地区唯一的进京作品,以“粤商文化遗产美育名师工作室”在粤东西村落探索商业文明与美学精神如何共塑湾区魂魄,以“岭南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设计专项计划”和智能实验室进行数字化跨学科人才培养,以“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艺术设计委员会”牵头一起讨论湾区设计和岭南艺术,以“正空间-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载体和学校文化艺术育人的重要名片。

文、图丨记者 陈亮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