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距保持3.5米至4米开厢起垄,覆盖地膜要用土压实边缘,紧贴地面,这样既能有效保证了南瓜生长的空间,还有利于土壤保温保湿及防草害。”基地里,农技人员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导村民规范劳作,夯实南瓜增产丰收基础。
时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好时节,织金县三甲街道杨柳河村林下南瓜种植基地春意盎然,村民们抢春时、赶进度,正忙着翻地、起垄、覆膜,为瓜苗移栽做好充分准备。
“行距保持3.5米至4米开厢起垄,覆盖地膜要用土压实边缘,紧贴地面,这样既能有效保证了南瓜生长的空间,还有利于土壤保温保湿及防草害。”基地里,农技人员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导村民规范劳作,夯实南瓜增产丰收基础。
今年春耕生产,该街道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南瓜产业3200亩,在杨柳河村规模化、标准化打造科技示范基地300亩,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及耕、种、管、收一体化服务措施,助推产业增效、群众增收。
“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包村联基地,从土地耕整,到南瓜播种、管理、采收,全程提供技术培训、农事指导,帮助群众提升科技素养和农技推广应用能力。”该街道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杨柳河村南瓜种植基地已经完成覆膜240余亩,预计4月中旬开始移栽。
发展产业,带动就业。近期以来,杨柳河村掀起南瓜种植的热潮,每天都有20多名村民忙碌着。“我们把土地交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自己就在基地里务工,不仅一天能拿100元,还可以学习南瓜种植技术,又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民张大姐高兴地说。
据悉,经过多年不断探索,三甲街道加快发展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的订单南瓜种植,实现每亩产值超过20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走出了一条富有本地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随着起垄盖膜准备工作有序进行,从高处俯瞰杨柳河村南瓜种植基地,一垄垄覆好膜的土地如同黑色缎带铺展在山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通讯员:彭发科
来源:弱电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