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现实是,在无锡东方北现,1.5L CVT精英版裸车已经压到7.38万,落地不到九万。
“八万出头,就能开走一辆长得像概念车的合资轿车?
”——上周陪朋友逛店,销售把这句话甩出来时,连我都愣了两秒。
伊兰特这代外形太锋利,锋利到让人下意识觉得它应该卖得更贵。
可现实是,在无锡东方北现,1.5L CVT精英版裸车已经压到7.38万,落地不到九万。
这价格,放在五年前只能买辆配置寒酸的国产A级,现在却能摸到合资紧凑车,还是带双联屏和全套ADAS的那种。
展厅灯光一打,前脸那组亮黑鳞片像被刀削过,角度一变就闪出不同层次,确实唬人。
但真正让人愿意坐进去的是中控台:微微往驾驶席倾斜7°,屏幕、按键、旋钮全在一条顺手弧线上,像有人提前量过你的臂长。
朋友176cm,后排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多,头顶也没蹭到溜背,家用场景一下就具象了。
动力没什么好聊的,1.5L自吸+CVT就是“稳”字诀,油门踩到底也不会吓人,但5.55L的实测油耗足够让每天通勤四十公里的打工人松口气。1.4T版本多11匹马力,油耗只涨0.1L,适合偶尔想超个车的人。
真正值回票价的是那套Hyundai SmartSense:前碰撞预警、盲区影像、360°全景,在城中村窄巷错车时,中控屏里突然蹦出后轮轨迹线,那一刻比任何参数都管用。
价格跳水背后,其实是北京现代在“自救”。
库存压力大了,经销商只能割肉,优惠三万起步,送交强险、送保养、送流量,能给的都给了。
但别急着刷卡,同一家店,月底冲量时可能再便宜两千;隔壁城市如果库存更深,差价能到五六千。
买车跟买菜一样,多问一句“还能再送点什么”,往往能薅到隐藏福利。
有人担心韩系车不保值,可都这个价位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三年后再卖,亏也亏不到哪去,毕竟落地价已经提前打了七折。
真正该纠结的是:你是想要一辆看起来“值十五万”的车,还是一辆“真的只花八万”的车?
伊兰特把这道选择题赤裸裸摆在了你面前。
来源:北评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