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复亮:共青团中央首任书记,原劳动部第一副部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20:37 1

摘要:家贫好学,1917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后与俞秀松、沈乃熙等出版的《浙江新潮》,为浙江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刊物。1919年11月发表《非孝》一文,引起社会轰动,被开除出校。

施复亮(1899.11.12—1970.11.12)原名存统,曾用名光亮、方国昌,与钟复光结婚后改名复亮。浙江省金华县叶村人。

家贫好学,1917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后与俞秀松、沈乃熙等出版的《浙江新潮》,为浙江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刊物。1919年11月发表《非孝》一文,引起社会轰动,被开除出校。

1920年初,施复亮结识了当时为青年热烈拥护的《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而参加了以《新青年》杂志社为中心的筹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集会。在一起的有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李达、俞秀松、陈公培、沈玄庐等人,不久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发起组,着手筹建中国共产党。施复亮成为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

1920年6月,在上海与陈独秀、俞秀松等共商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7月,因体弱去日本休养兼学习,受陈独秀指派任东京中共小组负责人。次年被捕并被驱逐回国。1922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青年团中央书记。

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施复亮等30多人出席会议。大会选出7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施复亮是执行委员之一。但此时施复亮的神经衰弱已十分严重。于是在第二届中央执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各委员分工时,施复亮力争辞去一切职务。经过执委会反复讨论,大家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因此,团的“二大”后,施复亮离开了团中央。

离开团中央后的施复亮去了上海大学任教,同时兼任《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编辑。1925年,执教广州中山大学、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后又任汉口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8月,发表《悲痛中的自白》,声明脱离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与许德珩等组织本社,在《革命评论》《民众先锋》等刊物上,著文反对蒋介石。

抗日战争时期,任上海《文化战线》主编、重庆南方印书馆总编辑、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室副处长,编辑《四川经济季刊》。1941年,施存统、钟复光夫妇住在重庆南山,后来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施光南出生。但夫妻双双失业,度日艰难,经朋友帮助,到中央银行任经济研究员。

抗战胜利后,他与黄炎培、章乃器等组建民主建国会。1949年参加筹备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51年,施复亮(前排左一)在劳动部送别苏联的合影

建国后,任劳动部第一副部长,民建第一、二届中央副主任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兼副秘书长、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著有《中国现代经济史》《民主抗战论》等。

1952年施复亮因病而半身瘫痪,于1970年11月12日逝世于北京[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衡水凌烟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