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负担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治疗手段的增加,以及糖皮质激素(GCs)低剂量治疗的副作用问题逐渐被重视,优化SLE的治疗策略变得愈发重要,达标治疗(T2T)策略应运而生。T2T策略通过定期就诊和有序调整治疗方案,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负担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治疗手段的增加,以及糖皮质激素(GCs)低剂量治疗的副作用问题逐渐被重视,优化SLE的治疗策略变得愈发重要,达标治疗(T2T)策略应运而生。T2T策略通过定期就诊和有序调整治疗方案,紧密控制病情,以达到预先设定的理想治疗目标,这一过程包含四个关键步骤:明确特定目标、以达标为目的进行治疗、定期检查目标是否达成或评估临床改善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该策略在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痛风等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在SLE的常规临床实践中,T2T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目前也没有经过验证的T2T策略在随机试验中证明,积极进行T2T策略可改善患者治疗结局。为此,一个由22 名在治疗SLE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的国际工作组就成年SLE患者的常规临床护理中T2T的应用达成共识声明。
一、共识制定方法
国际共识工作组由2 名召集人、20 名SLE护理医生和3名狼疮患者研究伙伴组成,组员来自欧洲、亚太地区、北美、拉丁美洲和非洲。
经过初步讨论和范围审查,专家小组深入研究了当时可用于SLE的T2T的各种概念、定义和工具,并起草初步声明。随后工作组成员对这些声明逐一进行讨论,并根据医生和患者的反馈反复修改,最终通过德尔菲共识法确定最终版本[德尔菲调查通过多轮问卷调查、项目生成、数据收集和分析,以达成专家对某一主题的共识。研究团队使用从1(强烈不同意)到10(强烈同意)的数字评分量表对一系列声明进行评分,≥75%专家评分7-10分通过]。
二、共识具体内容
工作组最终确定了5 项总体原则和11 条声明,包括推荐程度(LoA)和证据等级(LoE),旨在为SLE的T2T治疗提供全面指导(图1)。
图1 SLE中T2T实际实施的总体策略
LN:狼疮肾炎;DMAR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LLDAS: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
Part.01
总体原则
原则1:在疾病过程中应尽早实施T2T策略,理想情况是在SLE确诊后立即开始(LoA 10)。
尽早实施T2T策略,有助于实现缓解,并减少临床疾病过程早期可能发生的器官损伤。短期内未能实现缓解或达到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可能会削弱及时治疗的潜在获益,并可能导致疾病进展。
原则2:治疗选择应遵循最新的当地和/或国际推荐(LoA 10)。
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会影响患者治疗路径和药物获取,不同地区医疗资源和经济状况不同,需遵循国际推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监管要求选择治疗方案。
原则3:T2T策略的实施应由患者和医疗团队共同决策(LoA 10)。
共同决策是“患者和临床医生共同制定治疗计划的过程,整合循证信息、临床医生经验以及患者的偏好、价值观和目标”。共同决策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结局,同时需加强患者教育以提高自我效能。
原则4:非药物管理和患者教育应纳入T2T策略(LoA 10)。
非药物管理可辅助治疗SLE常见主观症状,如疲劳和抑郁。在实施生活方式调整、体育活动、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策略的同时,SLE的T2T应围绕患者参与疾病管理展开,并应采用多学科方法。应特别强调治疗依从性,这是患者教育的关键支柱。
原则5:远程医疗和数字支持平台可作为辅助工具促进T2T策略实施(LoA 9)。
远程医疗和数字医学可以辅助评估患者报告结局(PROs),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疾病复发,并更好地了解患者观点。电子PROs(ePROs)能够实现持续远程监测,并可能改善共同决策和T2T方法的实施。
Part.02
具体建议
声明1:T2T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在确诊(或病情复发)后尽快实现缓解,未累及肾脏SLE理想情况是在6 个月内实现治疗缓解,狼疮肾炎(LN)则在12 个月内,之后尽可能长期维持缓解状态(LoA 10;LoE 2)。
声明2:治疗缓解定义为无临床疾病活动、泼尼松等效剂量≤5mg/天,且维持治疗剂量稳定或减少(LoA 10;LoE 2-3)。
评估疾病活动和缓解需使用经过验证的工具,但目前尚无统一适用的评估工具,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
声明3: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治疗缓解,应评估治疗依从性并优化治疗方案(LoA 10;LoE 3)。
可通过监测羟氯喹血药浓度等方法评估依从性,采取相应措施;治疗优化包括调整药物剂量、更换或添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
声明4:疾病活动期,根据器官受累类型和严重程度,建议每1-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LoA 10;LoE 4)。
声明5:实现治疗缓解后,建议每3-6个月随访一次,直至达到长期缓解(LoA 9.5;LoE 4)。
声明6:怀疑病情复发时,应尽快进行医疗咨询(必要时远程咨询),评估治疗依从性后相应调整治疗方案(LoA 10;LoE 4)。
声明7:长期缓解定义为缓解持续5 年或更长时间(LoA 9;LoE 3)。
缓解包括治疗中或治疗后的缓解,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停用GCs,每次就诊时都应评估停用GCs的可能性。
声明8:达到长期缓解后,建议根据既往器官受累情况(如狼疮肾炎),每3-6个月随访一次(LoA 9;LoE 4)。
对于器官受累较轻且治疗后缓解稳定的患者,可考虑每12 个月随访一次。
声明9:每次就诊时都应考虑逐渐减少GCs剂量(LoA 10;LoE 3)。
目标是将剂量降至≤5mg/d泼尼松等效剂量,缓解后继续考虑降低剂量甚至停用。
声明10:处于治疗缓解的患者应考虑停用GCs(LoA 10;LoE 3)。
优先考虑病情缓解且稳定使用羟氯喹的患者,停用过程应采用缓慢减量方案,至少持续6 个月。
声明11:对于已停用GCs且处于长期缓解的患者,应评估是否可以逐渐减少并停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LoA 10;LoE 2-3)。
决策应基于共同决策,目前关于DMARDs减量和停药的策略需进一步研究。
此外,共识提出了未来应优先研究的6个领域:治疗调整方案、规范随访间隔、评估治疗依从性的工具、药物减量和停药策略、狼疮血清学在达标治疗策略中的作用、治疗应答评估指标。
#总结
尽管尚无正式证据表明T2T优于传统的SLE管理方法,但工作组提出的这一框架为在SLE中有效实施T2T开辟了一条道路。它弥合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为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实施T2T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凸显了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知识空白。为了推进SLE中T2T的知识发展,未来需要持续更新这一框架,进一步助力临床决策实施。参考文献:
Piga M, Parodis I, Touma Z, et al. Framework for implementing treat-to-target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outine clinical care: consensus statements from an international task force. Autoimmun Rev. 2025;24(5):103773.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