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盛夏七月,中国人民大学“知行合一”温州行团队在瓯越大地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旅程。我们深入温州市政府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参与多项实务工作,在文字与数据之间、会议与调研之中,感受这座城市的治理智慧与发展脉动。
知行合一
盛夏七月,中国人民大学“知行合一”温州行团队在瓯越大地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旅程。我们深入温州市政府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参与多项实务工作,在文字与数据之间、会议与调研之中,感受这座城市的治理智慧与发展脉动。
这一个月,不仅是专业能力的锻炼,更是对温州的重新认识——既有政务场景里的高效与严谨,也有街巷烟火中的温润与热烈。
瓯越-温州
Wen Zhou
温州,古称“瓯”,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改革开放以来,这片土地孕育了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形成了活跃的民营经济和享誉海内外的温商群体。这里不仅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更在新时代的开放格局中不断拓展着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启程
7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暑期来温实习学生集体见面会召开。会上,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龚轶锴作为实习学生代表发言。会后,实习学生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下,前往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市教育局、市外事办和市博物馆等机关单位熟悉工作环境。
温州印象
在风景与人文之间漫步
在工作之余,我们也走进城市的日常。江心屿是瓯江上的一颗明珠,古塔映江水,绿树掩亭台,微风拂面时,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五马街则是另一番景象——青石板路串联起商铺与咖啡馆,古韵与现代交织,夜色中人潮涌动,热闹而不失温度。
温州不仅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也是能让人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城市。
江心屿 & 五马街
温州实习故事
王应瑄 国学院2024级硕士生
在温州博物馆实习期间,我恰逢暑期特别展“听见海的声音”筹备。先后在陈列展览技术部和社会服务部实习,参与展览布置全过程,还亲手制作了近两米的观众互动装置,并推动观众反馈调研工作。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一个展览从策划到落地的复杂与细致,也体会到与观众互动的重要性。实习让我认识到,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展示的平台,更是文化传播与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
龚轶锴 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
在市审计局实习期间,我梳理工程合同、整理审计取证单、参与凭证查询、政府补助款项筛选及可行性报告研究等工作。实践让我明白,政府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需要在细节中追求严谨与真实。每一次核对数据、比对凭证,都是对经济秩序底线的守护。这段一线审计经历不仅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也培养了我严谨务实的工作习惯和责任意识。
虎景伊 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
在市委组织部宣传信息处为期三周的实习中,我在文稿校对、材料整理、政策解读PPT制作等任务中体会到宣传信息工作“无事小”的严谨与细致。参与“共富工坊”材料整理时,感知政策落地的基层实践,也在反复推敲文字中提升了耐心与责任心。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良好的文字功底与政治素养是做好宣传信息工作的根基,也让我坚定了将专业所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志向。
屈家明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23级硕士生
在市教育局实习,我参与了督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全流程组织,从通知发放、参会确认到签到表制作、现场服务;整理统计2024年教育发展数据并完成制表;还参与幼儿园二级认定的反馈梳理与数据核验。这些任务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数据处理与沟通能力,也让我更加体会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政策实施的严谨性。教育不仅关乎知识传授,更关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黄明飞 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硕士生
在市外办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调研、新闻稿撰写、公文起草和会议记录,深入了解温州推进国际化建设的机制与实践。在“国际化街区”建设调研中,我记录并整理各单位建议;在海丝传播基地走访时,了解到“外籍志愿者主播队伍”等创新做法;在市人大审议意见反馈材料起草中,磨练了政策转译与逻辑表达能力。这段经历让我提升了政策理解、文字规范和信息处理能力,也更加坚定了在国际传播与对外交流方向发展的志向。
结语
一个月的温州实习,我们在不同的岗位感受了这座城市的节奏与温度。有人在数据与表格中见证教育的发展脉络,有人在合同与凭证间守护经济秩序,有人在展厅与观众之间传递文化,有人在文字与政策中记录城市的对外故事。我们用脚步丈量实习地,用笔墨沉淀所见所感,也在协作与交流中彼此成就。
这段经历不会止步于告别的瞬间,它将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依然保持认真、开放与热忱,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延续这段在温州的故事。
图文:“知行合一”温州行全体成员
排版:黄明飞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