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抬杠的话,【例句2】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两个student可以强调学生的身份特征。
品读例句,
【例句1】The student is hardworking. (这学生很勤奋。)
【例句2】The student is a hardworking student. (这学生是个勤奋的学生。)
【例句1】简洁。【例句2】语法正确,但有点啰嗦。
不过,若把主语改成he, 即
【例句3】He is hardworking. (他很勤奋。)
【例句4】He is a hardworking student. (他是个勤奋的学生。)
那么【例句4】就不再是脱裤子放屁了,因为he的常态理解并不限于学生。
但抬杠的话,【例句2】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两个student可以强调学生的身份特征。
对【例句1】,认知重点落在其“勤奋”特质。
但对【例句2】,若受话人高度认可说话人的遣词造句,那么就会感知到说话人想强调其学生身份。比如在师生讨论会上,说话人有“老师没有老师样子”的潜心态,那么就有可强调学生身份。
来源:馨蕊教育分享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