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海淀某楼盘开盘当天卖出85亿,深圳千万豪宅被‘秒光’,上海房东连夜涨价百万——楼市‘小阳春’看似烈火烹油,但普通人的购房故事里,却藏着冰火两重天的真相。”3月的楼市数据一出,朋友圈被中介的狂欢刷屏。“成交量暴涨58%!”“房价触底反弹!”的标题铺天盖地,
豪宅秒光VS老破小无人问津,楼市真相刺痛谁?
成交量暴涨58%!中介却说:我劝你别高兴太早。
北上广深楼市“小阳春”真相:豪宅狂欢下的普通人困局。
北上广深楼市“狂飙”!但老百姓看到的只是资本的游戏。
一线城市房价暗战:10万+/㎡的豪宅VS 6年不涨的刚需盘。
数据狂欢下的楼市真相:豪宅狂欢,刚需躺平,谁在操控风向?
“北京海淀某楼盘开盘当天卖出85亿,深圳千万豪宅被‘秒光’,上海房东连夜涨价百万——楼市‘小阳春’看似烈火烹油,但普通人的购房故事里,却藏着冰火两重天的真相。”
3月的楼市数据一出,朋友圈被中介的狂欢刷屏。“成交量暴涨58%!”“房价触底反弹!”的标题铺天盖地,但当你点开链家APP,却发现自家挂牌半年的老破小依然无人问津。这波“小阳春”究竟是市场的全面回暖,还是资本与政策的又一次合谋?
数据狂欢下的“局部高温”:豪宅卖爆,刚需躺平
海淀的“功德寺三兄弟”(颐海澐颂、和樾玉鸣、和樾望云)堪称楼市里的“爱马仕”,单价10.5万/㎡、总价1500万起步,开盘当天却像不要钱一样被抢光。北京链家数据显示,这三个项目3月贡献了海淀区近50%的成交额,而周边200多个刚需盘却门可罗雀。朝阳区某项目销售哭诉:“客户全被海淀截胡了,我们连样板间都不想开!”
深圳龙华某项目更魔幻:153套大户型,1小时卖掉98%,购房者连户型图都没看清就刷卡。“这不是买房,是抢限量版潮牌吧?”一位购房者自嘲。克而瑞数据显示,3月深圳新房成交均价环比上涨2.1%,但背后是开发商集体收回折扣——“涨价去库存”的戏码再次上演。
上海的“日光”豪宅更让人瞠目结舌。黄浦区金陵华庭项目,单价19万/㎡、总价最高1.7亿元,开盘当天158套房源瞬间售罄,收金92.34亿元。中原地产分析师直言:“这不是市场回暖,是富豪们的避险游戏。”
二手房“虚假繁荣”:成交量涨了,价格还在ICU
“中介说‘成交量暴涨’,业主问‘那我能涨价吗?’——空气突然安静。” 北京西城的中介老张,3月成交了8套学区房,但问到价格,他直摇头:“成交的都是‘占坑房’,40㎡的老破小,单价倒是涨了2000,可大户型根本卖不动!”
数据更打脸:中指研究院显示,全国99个城市二手房价格仍在下跌,成都成了“全村的希望”。上海某房东挂牌半年降价80万,终于等来买家,却被告知‘再降20万才考虑’——“这不是回暖,是割肉大甩卖!”
深圳的二手房市场则上演“冰与火之歌”:3月网签量同比涨58%,但均价连续6个月“躺平”在6.3万/㎡。“成交量上蹿下跳,价格却像被焊死的股票”,一位投资客在论坛吐槽。而广州的刚需客更现实:90㎡以下二手房占比55%,“上车”的代价是住进楼龄20年的楼梯房。
政策与资本的“二人转”:谁在操控楼市风向?
“房企一边喊着‘活下去’,一边砸百亿抢地——这精分操作像极了减肥时偷吃炸鸡的我。” 克而瑞数据显示,3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仍在下跌,但北京海淀树村地块楼面价破8万/㎡,房企举牌举到手抽筋。“说好的行业寒冬呢?怎么大佬们抢地比买菜还积极?”
幕后推手浮出水面:
央国企的“钞能力”:去年四季度以来,央国企拿到天量授信,一线城市核心地块成了避险资产。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北京突然放出海淀多宗稀缺地块,明摆着告诉开发商:“快来救救土地财政!”媒体的“信心催化剂”:某头部中介内部文件显示,3月“楼市回暖”关键词推送量同比增加300%,评论区却充斥着“又骗我买房”的嘲讽。普通人的出路:躺平还是硬刚?
“当买房从‘人生梦想’变成‘风险投资’,你还敢all in吗?” 面对魔幻的楼市,刚需客分成两派:
“等等党”:坚信房价会跌,拿着钱等崩盘,“我就不信海淀能永远10万+!”“硬刚派”:咬牙上车老破小,“现在不买,将来连厕所都买不起!”来源:破局者Br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