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前的某个清晨,黄河边蹲着个满脸胡茬的壮汉,正拿块铜矿石敲敲打打。此人正是蚩尤,此时他还在炎帝集团当保安队长,但心里早打起了小九九:“天天给人看大门,啥时候能自己当老板?”
公元前的某个清晨,黄河边蹲着个满脸胡茬的壮汉,正拿块铜矿石敲敲打打。此人正是蚩尤,此时他还在炎帝集团当保安队长,但心里早打起了小九九:“天天给人看大门,啥时候能自己当老板?”
这老哥可不是省油的灯。某日他带着81个拜把子兄弟,扛着自制的青铜矛,连夜“跳槽”到长江中下游。您猜怎么着?他们发现这里的泥土捏成陶罐能煮盐,矿石烧红了能变铜器,活脱脱上古版“马斯克团队”。九黎部落的钢铁厂、盐场、农场三产联动,不到三年就成了原始社会里的“独角兽企业”。
最绝的是,蚩尤给手下全员配发青铜头盔。当其他部落还在用石头互砸时,九黎战士个个顶着“铜头铁额”,活像移动的ATM机——浑身都是硬通货!有诗为证:“八十一人铜铠甲,黄河两岸抖三抖”。
话说炎帝老爷子正在中原搞绿色农业,突然接到线报:“蚩尤那厮的钢铁洪流杀过来了!”老炎帝抱着刚收的谷子瑟瑟发抖:“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来收保护费的!”
九黎部落的“钢铁直男”们势如破竹,把炎帝从董事长打成流浪汉。“速救!分你50%原始股!”
两大巨头在涿鹿摆开阵仗。蚩尤祭出看家本领——浓雾战术,方圆百里伸手不见五指。您猜黄帝怎么破局?他让手下造了辆“上古导航车”,车头立着磁石小人,手指永远朝南!这波操作堪比现代无人机作战。
决战当天,蚩尤正指挥暴雨攻势,突然天降红衣小姐姐。这位名叫魃的气象主播自带烘干功能,硬是把战场晒成撒哈拉沙漠。九黎战士的铁甲烫得能煎鸡蛋,蚩尤仰天长叹:“既生尤,何生魃!”
兵败后的蚩尤被五马分尸,头颅落地处竟长出片片血红枫林。更诡异的是,解州盐池突然涌出赤红卤水,老百姓都说这是战神最后的倔强。
黄帝为何非要赶尽杀绝?考古学家在九黎故地发现惊人真相:这里不仅有铜矿盐池,还有成套的农耕工具!原来上古大佬们也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但战神阴魂不散。宋朝某日,解州盐池突然停产,吓得皇帝请关公显灵。二爷挥刀斩蚩尤残魂,盐卤复涌——这出《关公战蚩尤》大戏,至今还在晋剧里唱得震天响。
那些被收编的九黎遗民,虽被称作“黎民”,却把冶铜技术悄悄传遍中原。如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说不定就有蚩尤团队的祖传配方。
更绝的是,苗族至今保留“祭尤节”。每年秋收后,贵州山民围着枫树跳舞,嘴里念叨的苗语,可能藏着上古冶铜的独家秘方!
就连现代科技也沾了战神的光。芯片制造的蚀刻技术,与蚩尤在青铜器上刻符咒的原理异曲同工。难怪有人说:“每个理工男心里,都住着个蚩尤”。
站在河北涿鹿的黄土坡上,老张头嘬着旱烟感慨:“要我说,蚩尤才是真爷们!没他逼出指南车,咱现在开车还得看北斗星呢!”
那些被黄帝抹黑的传说,终被考古铲挖出真相:涿鹿土层里的铜渣、解州盐池的红卤、苗族银饰的花纹...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历史,从来都是胜者写剧本,但真相总会自己找活路!
来源:大嘉聊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