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教授:BV开辟pcALCL/MF治疗“新路径”,CD30阳性淋巴瘤*领域学术新书提供诊疗指导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18:45 1

摘要: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见亚型包括蕈样真菌病(MF)、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等。pcALCL和早期MF患者通常预后较好,但进展期(IIB期~IV期)MF患者可累及淋巴结、血液和内脏器官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见亚型包括蕈样真菌病(MF)、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等。pcALCL和早期MF患者通常预后较好,但进展期(IIB期~IV期)MF患者可累及淋巴结、血液和内脏器官1,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关注的是,MF和pcALCL均不同程度表达了CD30,这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作用位点。维布妥昔单抗(BV)作为一种靶向CD30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为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CD30阳性pcALCL或MF成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5年CSCO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上,CD30阳性淋巴瘤*领域学术新书《CD30阳性淋巴瘤多学科合作诊疗实践病例集》正式发布。医脉通特邀主编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剖析CD30阳性pcALCL和MF治疗现状,分享相关临床诊疗经验。

01 医脉通

靶向CD30的ADC药物BV已在我国获批用于多种CD30阳性淋巴瘤*成年患者,包括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pcALCL和MF,这一批准要基于全球Ⅲ期ALCANZA研究结果,能否请您结合研究数据谈谈BV在其中的应用前景?

朱军教授

相较于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TCL)的整体治疗难度较大,疗效也相对较差。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作为一种原发于皮肤的特殊TCL类型,既往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尤其是对于原发耐药或难治性患者,治疗效果差,亟需新疗法以改善患者预后。

近年来,靶向CD30的ADC——BV在CD30阳性pcALCL和MF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BV最早于2011年经美国FDA批准上市,但经历了漫长的近十年历程才获批应用于我国患者。2020年,BV正式在中国获批上市,2021年又新增了CD30阳性pcALCL或MF适应症2,并于2023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在中国患者中的可及性逐步提高,惠及的患者范围也不断扩大。BV在我国获批pcALCL或MF适应症的关键性研究为一项国际、开放、多中心、随机的III期临床研究——ALCANZA研究,该研究对比了BV与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甲氨蝶呤或贝沙罗汀)的疗效3。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45.9个月后,BV组的客观缓解≥4个月(ORR4)率为54.7%,显著高于医生选择方案组的12.5%(P

BV单药在CD30阳性pcALCL或MF治疗中已展现出良好的疗效,BV联合方案也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多治愈机会,例如BV联合化疗、BV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罗米地辛或西达本胺等。未来,通过进一步探索BV联合西达本胺或我国其他临床可及的小分子药物,有望积累更多经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案,从而为更多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02 医脉通

近期发布的《CD30阳性淋巴瘤多学科合作诊疗实践病例集》,进一步证明了BV在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pcALCL或MF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自2020年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以来,BV已积累了丰富的真实世界应用案例。请您结合相关案例及经验,分享一下BV相关方案的临床应用经验?

朱军教授

自2020年5月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以来,BV已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真实世界应用案例。为了系统总结和分享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的组织下,全国范围内的淋巴瘤领域专家通力合作,共同编纂了这本基于真实世界实践病例的临床参考手册。该书以真实世界中的CD30阳性淋巴瘤*诊疗案例为基础,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估以及预后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全面、实用的病例解读和诊疗指导。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积累和总结中国本土的临床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智慧,共同助力实现pcALCL或MF等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的更优生存。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

淋巴瘤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常委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中华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血液肿瘤组组长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副总编辑

注释:

*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为:适用于治疗以下CD30阳性淋巴瘤成人患者: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蕈样真菌病(MF)。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维布妥昔单抗简明处方

参考文献:

1.张炎,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4,53(01):48-52.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 白血病·淋巴瘤, 2022, 31(8) : 449-458.

3.Horwitz SM, et al. Blood Adv. 2021;5(23):5098-5106.

编辑:Arden

审校:Arya

排版:Red

执行:Moly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