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走!带你组团探馆,体验穿越古今的科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8 13:08 1

摘要:9月5日,新疆科技馆里,一位大叔把刚捞出的纸浆抖了抖,水哗啦啦往下掉,他笑得像个孩子。

“原来纸是这么造出来的!

9月5日,新疆科技馆里,一位大叔把刚捞出的纸浆抖了抖,水哗啦啦往下掉,他笑得像个孩子。

旁边,孩子把铅字排成“新疆”两个字,啪地一压,油墨香混着纸香,直接把人拉回唐朝。

这一幕只是开胃菜。

往里走,5G无人机在头顶盘旋,像只听话的蜂鸟;机器人老师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汉语切换,给小学生讲摩擦力;最离谱的是智能冰球,球桌自己会跑,选手追着它满场飞,观众笑到弯腰。

再往里,VR眼镜一戴,脚下是火星红土,抬头是地球蓝点。

玉山江·马木提带着儿子伸手去摸“星星”,孩子小声问:“爸爸,我们真能去那么远吗?

”他没回答,只把孩子的手握得更紧。

三个展区,其实把人的一生都串起来了:

“薪火”让人记得从哪来——古法造纸、活字印刷,老祖宗的聪明劲儿,不是博物馆里的灰尘,是能摸、能闻、能带回家的温度。

“共生”告诉人正活在什么时代——5G基站修到了喀拉峻草原,牧民刷短视频比城里还顺;机器人老师下乡,村里娃第一次用普通话跟外教对话。

“星途”则偷偷把未来的门票塞进手里——新疆自己的卫星工厂已经在乌鲁木齐开工,本地大学生不用再跑去北上广,在家门口就能造火箭零件。

最打动人的不是技术,是技术背后那股“咱们一起”的劲儿。

道德模范、民族团结模范、文明单位代表,平时各忙各的,这天全挤在一个展厅。

汉族大爷教维吾尔族大姐怎么调VR视角,回族小伙帮哈萨克族大叔拍打卡照,拍完才发现,手机相册里全是各族笑脸。

热米拉·吐尔迪说得直白:“科技不是冷冰冰的,它能把人拢在一起。

这话不假。70年前,新疆第一条公路通车,马车队和汽车并排跑;70年后,5G信号追着羊群跑。

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一群人想往前走的心。

展览散场,出口处有人抱着刚用古法造的纸,有人拎着机器人送的贴纸,还有人跟孩子约好了下周再来——科技馆接下来一个月都有科普进校园、创新比赛,免费,包车。

走出大门,阳光刺眼。

回头望,科技馆玻璃幕墙上映出排队的人群,像一幅会动的全家福。

那一刻突然懂了:科技不是目的,是让我们靠得更近的那阵风。

来源:豫云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