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卖房那天,妈妈在门口悄悄哭了一整夜,第二天却把钥匙交给中介:拿去,孩子读书重要。
卖房那天,妈妈在门口悄悄哭了一整夜,第二天却把钥匙交给中介:拿去,孩子读书重要。
娜塔莎学的针灸推拿,在国内基本没市场,爸妈硬咬牙说去中国吧,那边能学真本领。
于是,她成了班里唯一一个棕发卷毛的留学生。
刚下飞机,行李比人还沉,全是爸妈硬塞的牛肉干——“怕吃不上家乡味”。
西安地铁一开门,她懵了,手机没电没现金咋办?
旁边的老大爷直接扫二维码帮她付了,把她吓出一身冷汗:这玩意儿咱也得会。
萨莎一家更戏剧。
护照拿到那天,妈连拼音都不会,对着签证页反复念“China”,生怕海关把她赶回去。
飞机落地咸阳机场,爸第一个冲向行李转盘,硬是把别人家箱子拎回来,发现是粉色Hello Kitty的,尴尬得原地打转。
孩子们忙着报到时,爹妈组团去回民街觅食。
第一口泡馍下去,萨莎爸眉毛直飞:这玩意儿比咱们抓饭扎实!
又买了十包锅盔准备带回阿拉木图送人。
可真到了晚上,想孩子就破防。
娜塔莎妈视频里看见女儿给同学拔罐,手背全是痧,当场哽咽:不是去学医的吗?
咋先当了“小刺猬”。
女儿哭笑不得:这叫练手,不疼。
屏幕里奶奶颤颤巍巍端来一盘蛋糕,上面插满蜡烛,数了又数:“大郎八岁走的,八年啦,终于能一起过生日。
”说完用袖子抹脸,镜头糊成一片。
卖房读书值不值?
留言区分两派。
一派痛骂折腾孩子;另一派晒截图:娜塔莎今年考取国际针灸师证,月薪翻十倍回国都不够抢。
吵到最后,最狠的一句还是来自娜塔莎的姨婆:“你们争半天,孩子已经在高铁站帮人按肩颈了,五分钟赚五十,还在意房价?
”
一家人在中国适应得飞快。
萨莎爸把抖音定位改了“西安是我第二个巴什科尔托斯坦”,每天发打卡视频:骑自行车闯南门,城墙下跟大妈跳广场舞,动作笨拙但是笑容没合拢过。
网友疯狂刷礼物,他转头给孩子买实验小白鼠,理由是:“不能老拿同学练手。
”
临走那天,老两口在机场安检口来回走三趟,最后才抱了抱孩子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挤出来,只是把口袋里剩下的锅盔全塞进孩子背包,嘟囔记得饿了就啃。
孩子回头冲他们摆摆手:“别担心,我学会番茄炒蛋了,饿不着。
”
镜头定格在他们转身那一刻,字幕打出一句俄语:“下次见面,我请你们吃真正的中餐。
”
来源:水石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