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最近网络上最让人目瞪口呆的瓜,非甜品店老板娘二喜莫属。别人家夫妻闹离婚顶多是互相拉黑、朋友圈发点鸡汤,她倒好,直接把自己的“家丑”当成新晋网红剧本,一边出轨一边涨粉,这操作简直比她家的蛋糕还要膨胀。
要说最近网络上最让人目瞪口呆的瓜,非甜品店老板娘二喜莫属。别人家夫妻闹离婚顶多是互相拉黑、朋友圈发点鸡汤,她倒好,直接把自己的“家丑”当成新晋网红剧本,一边出轨一边涨粉,这操作简直比她家的蛋糕还要膨胀。
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很简单:二喜和老公本是一对普通夫妻,小日子过得也算安稳。可惜好景不长,暑假里招来的18岁男员工不仅帮忙做甜品,还顺手把老板娘的心也给撬走了。这年头,“姐弟恋”都玩到这种地步了吗?关键是,这事儿还不是地下情,而是光明正大地晒出来!
更离谱的是,当老公想低调处理这场婚姻危机时,本以为能体面分手、拿回点属于自己的财产,可二喜压根不打算配合。你说签个字吧,她避而不见;谈钱的时候,更是一毛不拔。但在网上,她却毫无顾忌地晒起和小鲜肉的合照,看那画风——一个青春阳光,一个温柔贤惠(至少表面如此),怎么看怎么像偶像剧里的标准CP。
可惜现实不是电视剧,该来的总会来。当初藏着掖着,现在全网直播实录。聊天记录曝光后,大伙儿才发现,这俩人腻歪起来一点底线都没有——一个已婚带娃,一个刚成年就插足别人的家庭。这剧情搁古代,不被浸猪笼都算轻的了,如今倒成了涨粉利器?
网友们当然坐不住了。一时间评论区炸开锅,各种谴责铺天盖地。有的人义愤填膺:“这年头真是什么妖魔鬼怪都有!”还有人调侃:“甜品店变修罗场,下次去是不是得提前预约安全员?”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被骂到关闭账号后,二喜发现自己竟然一夜之间涨粉数万,于是又迫不及待重新开放评论功能。不知道她是真皮糙肉厚还是已经练就金钟罩铁布衫,对骂声视若无睹,还能跟网友谈笑风生,把出轨事件玩出了社交平台的新高度。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些人的脸皮,比泡芙壳还酥软。”原本大家以为她会知耻而退,可结果呢?不仅没羞愧半分,还把道德底线踩在脚下跳舞。这波操作,就问一句:互联网记忆这么长,你以后真的打算靠这个标签活下去吗?
其实细想一下,现在不少所谓“流量人物”,似乎都掌握了一套奇特逻辑——只要敢作敢当,就能吸引眼球;哪怕行为再荒唐,也有人围观甚至追捧。仿佛三观碎得越彻底,人设反而越立得住。有些网友感慨:“现在娱乐圈塌房不过瘾,自媒体博主直接拆家。”
身边朋友聊起这事,有位阿姨直言:“我年轻那会儿谁干这种事,不早被亲戚朋友唾沫星子淹死啦!现在咋还有脸往外炫耀?”确实,以前讲究个遮羞布,如今遮羞布变流量密码,只能说时代变迁,有些价值观却越来越难找回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在纵容这些“不知廉耻”的行为成为热搜常客?一方面,是部分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另一方面,也是平台算法推波助澜,把争议内容不断送上首页。在这个人人皆可成为主角的大环境下,道德与关注度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诡异平衡——只要你敢秀,总有人买单。
当然,并不是所有声音都是负面的。有极少数留言表示理解,说什么“成年人世界里各取所需”、“幸福最重要”。但更多理智网友则指出,如果每个人都如此肆意践踏承诺,那社会秩序岂不要乱套?毕竟,“忠诚”两个字,不只是写进结婚证上的装饰,更是维系家庭、社会信任的一道防线。如果连这一层纸窗户都破掉,我们还能指望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呢?
对于那些试图用丑闻炒作自己的人来说,也许短期内能够收获大量关注,但长期来看,被贴上的标签很难洗白。当热度褪去,只剩下一地鸡毛和满屏冷嘲热讽,到时候再想回归正常生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不信的话,可以看看曾经那些因私生活混乱翻车的大V们,现在过得如何,大众心里自有答案。
面对这样的现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一方面,要理性吃瓜、不盲目追捧,让类似事件无法靠争议赚取红利;另一方面,也希望平台加强审核,对明显违背公序良俗的信息适当限流,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而对于涉事者本人来说,与其沉迷于短暂的虚拟繁荣,不如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选择,否则等舆论潮水退去,再后悔恐怕已经晚矣。
最后想问一句:如果连基本的是非善恶界限都可以随便突破,仅仅因为有人围观看乐子就觉得值得,你觉得这样真的幸福吗,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十洪都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