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上任何国家,想偷偷研制核武,都瞒不过美国的眼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17:58 1

摘要:1979年9月,夜半时分的南大西洋某处上空,突然发生了两道神秘的闪光,美国的核武情报小组随即认定,这一地区发生了没有公开的核爆炸,从而拉开了对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的长达几十年的讨论的序幕。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1979年9月,夜半时分的南大西洋某处上空,突然发生了两道神秘的闪光,美国的核武情报小组随即认定,这一地区发生了没有公开的核爆炸,从而拉开了对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的长达几十年的讨论的序幕。

今天要讨论的不是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的问题,而是像这样的秘密核试验,美国究竟是如何第一时间获得消息的?

实际上,为了防止核扩散,尤其是为了防备对手研发更多的核武器,美国和曾经的苏联开发过很多监测核试验的系统。

当年以色列秘密在南大西洋进行核试验,就是被美国的系统率先侦测到的。换言之,地球上的国家如果偷偷研发核武器,美国基本上第一时间都能知道。

至于说凭什么能够做到,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冷战激烈对峙时期,美国和苏联都不希望对方研发出更多的核武器,也不希望对方进行超出监测之外的核活动。

为了达到监测对手的目的,美国的国防部和原子能委员会在上世纪60年代,联合推动了一个名为船帆座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在近地轨道上部署一系列卫星,然后通过这些卫星监测地球的每个角落,只要近地或者是大气层中出现了核爆,卫星就能第一时间监测到。

从1963年开始,美国正式向太空发射卫星,到1970年,一共有12颗卫星组成了这个监测系统。卫星系统可以从光源、电磁脉冲、放射性物质等多个领域展开监测和跟踪。

举例来说,如果在太平洋上空进行一次核武器实验,核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和光波可以被卫星的光敏感器探测到。核爆炸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脉冲,这一点也可以被卫星侦测到。

最关键的是,核爆炸之后会产生一系列放射性物质,利用各种放射性物质探测器就能监测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从而推断地球上是否发生过核爆炸。

这套系统原本是为了监测和防备苏联的,当时的美国和苏联都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根据该条约的限定,美国和苏联在进行核活动的时候,都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推进。

美国人担心苏联会偷偷进行核活动,所以才整出了这套监测系统。这样一来,任何没有公开的核活动,只要是发生在地球上,就能通过卫星被发现。

正因为如此,以色列当年秘密进行的核试验,还是被美国人轻易就发现了。而实际的情况是,秘密核活动甚至都不用走到最后核爆阶段,在此前的阶段就很容易被发现。

目前,用于核武器制造的核原料主要是铀。由于能够制造核武器的国家有限,大众或许认为,围绕核原料的监测和使用只有大国在进行。

实际的情况是,世界上的多数国家都能监测,而且时不时的还能破获核原料走私大案。比如在2010年,格鲁吉亚的警方就通过钓鱼执法的方式破获了一起铀浓缩走私案。

格鲁吉亚内务部下属的放射性物质调查小组,日常专门用于监测核原料的走私活动,他们曾经抓获过一名嫌疑人,该嫌疑人居然利用假冒的核原料骗人钱财。

调查小组将其抓获后,认为可以利用他当线人,从而就能监测核原料的走私活动。这名线人也不负众望,很快他就打入了一个走私集团内部,并且获得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一位亚美尼亚的奶制品老板,因为欠上赌债还不了账,居然想搞点浓缩铀发笔横财,然后通过各种走私集团寻找货源。

这名线人得到消息后,随即在2010年初告知了格鲁吉亚警方。警方认为这个情报相当重要,随后还联系了联合国以及美国方面,最终制定了一个钓鱼执法方案。

一位办案人员假扮成买家,和这杯奶制品的老板在第比利斯接触洽谈。假扮买家的警方故作神秘,声称自己来自中亚的一个组织,要对敌人发动一场毁灭性的战争,需要具有强大能量的矿物。

奶制品厂老板信以为真,双方很快就谈拢了价格,120g浓缩铀,他希望买家能够出800万美元。他并没有具体说明铀的浓度是多少,只是强调完全能制造核弹。

2010年2月,双方进行了第二次会面,这一次警方假扮的买家将价格压低到150万美元,由于对方急需要钱,最终同意了这一价格,并且决定在3月份交货。

这个奶制品厂老板在交货当天,还让另一位走私犯随行,而另一位走私犯是亚美尼亚籍的核物理学家。

两个人把浓缩铀装在一个镀了铅的万宝路烟盒里,他们从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坐火车到达了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镀了铅的烟盒让他们顺利通过了安检。

在交易现场,当两个人掏出浓缩铀的时候,早已埋伏的警方将他们顺利抓获。事后经过检测,这个奶制品厂老板走私的浓缩铀高达89.4%,也就是说真的可以用来制造核弹。

美剧中经常有走私核弹或者是浓缩铀的演绎情节,看来真的不是空穴来风。格鲁吉亚的警方在破案后表示,150万美元的价格并不算低。

在黑市上,有些不法之徒急于要钱,甚至会以每克低于1万美元的价格出售高浓缩铀。只不过,国际社会对核原料的监测相当严密,基本上只要是出现非法的核原料交易都能被发现。

但外界恐怕还是会有疑问,一个奶制品厂的老板,又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他究竟是从哪里搞到高浓缩铀的?

情况并不复杂,苏联解体以后,大量核原料的保管就很成问题。在俄罗斯国内,有超过1.6万吨的核废料被存放在几十个核设施内,这些核废料都可以提炼出高浓缩铀和钚。

即使不进行提炼,核废料也可以制造成脏弹,通过释放放射性物质来制造威胁。奶制品厂老板手中的高浓缩铀就是从俄罗斯流出来的。

而从2003年到2010年间7年的时间里,格鲁吉亚作为俄罗斯的邻国就破获过3次高浓缩铀的走私案件。

从这一点又能看出来,虽然监测很严密,总归还是会有失误的时候。苏联解体以后,就发生过至少21起核武等级的材料失窃或者未遂事件。

如果这些核原料流入到恐怖组织手中,情况就变得相当严重了。但截止到目前,似乎还没有任何一个恐怖组织真正得到了核原料或者是核弹。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即便得到了核原料,接下来进行核武器研制活动,要么直接推进不下去,要么行踪掩盖不住。

铀浓缩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电力,比如离心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离心机将铀235和铀 238的混合物高速旋转。

这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旋转,一分钟就要达到上万次,甚至上百万次。只有达到这么高的频率,才能最终获得丰度较高的铀235,也才能真正制造核弹。

如此一来,整个活动就需要大量的电力来维持。假设一个恐怖组织获得了核原料,接下来想要制造核弹,首先电力供应这一关就过不了。

哪怕是一个国家研制核武器,为了整个提炼过程,还需要专门修建发电厂来维持供电。这样一来,电力需求的突然增大,也就使得核活动掩盖不住了。

所以说,要么没有电力供应,要么掩盖不住巨大的电力需求,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容易被外界发现。

假设走完了上述步骤,研制出了核弹,在最后的试爆阶段还是会暴露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天上有监测的卫星,另一方面地面的监测系统也更完善立体。

四种核查技术

地下核试验或者是近地核试验很多时候会引发地震。即使没有引起地震,地震技术也可以用来监测核爆炸在地面上形成的冲击波。

所以说,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监测网络不仅仅可以用来监测地震,也可以用来监测核试验活动。

其次,利用水声监测网络也能寻找到核爆炸发出的声波,声波在水下传播非常有效,理论上来说,只需要十几个监测站点就能覆盖地球上的所有海洋。

次声监测网络,能够使用微型气压计,监测到大气中人为或者是自然事件产生的极低频声波,利用这套系统也能够确定大气核爆的位置。

最后一点就是监测放射性物质。核爆炸之后,不管是发生在地面还是天空,放射性物质都能够进入大气层,因此通过监测技术就能确定是否发生过核爆。

世界上目前有国际原子能机构,因此上述的各种核查技术和监测手段,也都是该国际机构在运作时的主要监测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所有的核活动,不管处在哪个阶段,都被严密监测着,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国家试图秘密研制核武器,美国就能第一时间发现的缘故。

不光美国能够发现,其他大国也能够监测和发现。在必要的时候,一旦出现核原料的走私或者是泄露,大国之间还会协调合作,采取统一行动。

因为说到底,核武器毕竟不是常规武器,一旦失控,对地球造成的危害将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资料:

《将18g高浓缩铀藏在烟盒内,核原料走私案再揭核交易黑市》 中国青年报 2010年11月12日

《核浓缩技术发展》 中国核网 2016年12月7日

来源:百科密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