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惊爆内幕!王腾泄密被辞,背后或有大阴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19:43 2

摘要:9月8日这天,小米内部发了通报,说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兼品牌总经理王腾因为“泄露公司机密信息,还存在利益冲突”这些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辞退了。当天晚上,王腾就在微博上回应,说“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第二天也就是9月9日,他又发了条微博辟谣,特意强调“

最近小米21级高管王腾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唏嘘,从网友调侃的“爆料大王”到因泄密被辞,这到底是个人没分寸还是大厂保密制度该好好反思了?

9月8日这天,小米内部发了通报,说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兼品牌总经理王腾因为“泄露公司机密信息,还存在利益冲突”这些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辞退了。当天晚上,王腾就在微博上回应,说“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第二天也就是9月9日,他又发了条微博辟谣,特意强调“没偷公司机密卖,没收人钱财,就是有失职行为”。翻公开资料能看到,王腾2016年进的小米,去年刚升到21级中层管理,手里握着市场部和品牌部两个总经理的活儿。之前他微博上老拿“泄密”开玩笑,网友都喊他“爆料大王”,现在再看,他微博的职务认证早就没了,抖音、快手这些账号也都调了私密状态,职业形象算是彻底调整了。

这位当年带着小米品牌年轻化战略往前冲的高管,其实早有“泄密前科”。就拿2022年来说,他因为提前泄了新品发布时间,被公司定了二级泄密,当年的晋升直接黄了;到了2024年,雷军直播时还半开玩笑说“王腾动不动就因泄密被罚款”,同事更实在,送他件T恤,上面四个大字“谨言慎行”。你看,从一开始拿泄密当玩笑,到最后真捅了娄子,这不就是韩非子说的“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小错攒多了,迟早成大祸。现在的企业哪还有模糊地带?制度红线划得清清楚楚,谁要是还把规矩当耳旁风,被淘汰是早晚的事。这世上哪有什么“玩笑免责”,守不住底线,就别怪舞台不留人。

横向对比看,现在科技大厂对泄密真的是一点都不含糊,零容忍早就成了行业常态。就拿前几天的事来说,9月4日字节跳动刚通报,二季度就有100名员工因为违规被辞退,这里面10个人都是因为偷偷接了外部的付费访谈,把公司信息给漏出去了。再往前数,去年4月小红书有个员工杨某,也是因为没管住嘴,应男友要求,用微信、飞书这些私人账号把公司商业秘密传了出去,最后照样被辞退。现在企业都到了存量竞争的阶段,保密哪还是选不选的事,根本就是能不能活下去的关键。你以为大厂频繁出手是小题大做?其实这里面藏着理性——越是想长久发展,就越得把制度根基打牢实了。

王腾的“双面人生”,藏着不少职场人都有的认知误区:把“口无遮拦”当“真性情”,拿“泄密调侃”当“幽默感”,愣是把公司制度的严肃性消解成了段子。真正的职业范儿,从来不是耍个性、怼规则,而是心里装着敬畏。你看他从微博认证消失到抖音设为私密,再到快手账号被封,这跨平台的形象崩塌,不就是“不积小善,无以成大德”的反面教材?平时觉得“漏点消息没啥”“开个玩笑而已”,这些细节上的不在意,最后全成了反噬自己的坑。说白了,职场哪有什么“玩笑免责券”?你每回拿规则调侃时埋下的雷,指不定哪天就炸了自己。

王腾从小米21级高管到跨平台账号私密的坠落,其实给所有职场人提了个醒:制度这东西,从来不是用来调侃的背景板,而是托着你往上走的台阶。你看他2016年加入小米时才29岁,十年时间从产品总监做到市场部和品牌部双料总经理,这本该是多少人羡慕的职业轨迹?可就因为一次次把"泄密"当玩笑,把"规则"当弹性绳,硬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了。职场上哪有什么"试错免责"?每个选择都在给未来铺路,要么是台阶,要么是陷阱。

现在不少年轻人总觉得"会来事"比"守规矩"重要,把领导的"玩笑话"当默许,把同事的"提醒"当小题大做。就像王腾同事送他"谨言慎行"T恤时,要是真往心里去了,何至于走到今天?老祖宗讲"过则勿惮改",发现错了及时止损,比硬扛着面子强。职场不是秀场,能站得稳的从来不是最会调侃的,而是把每个"小节"都当大事办的人。这世上哪有什么突然的崩塌?不过是之前无数次轻视规则的积累罢了。

说实话,王腾当年可不是一般人。2020年刚接手产品团队,就带着40系列在中端市场杀出血路,那句"性能小金刚"的slogan至今还有人记得。后来回总部搞品牌年轻化,多少年轻人因为他策划的"校园燥乐计划"成了小米粉丝。可你看,能力再强,不守规矩照样栽跟头。现在大厂都在拼"合规力",不是跟谁过不去,而是企业越大,越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王腾这事儿,与其说是个人悲剧,不如说是给所有职场人立了块警示牌:别把平台光环当本事,更别把制度红线当橡皮筋。

来源:牛顿顿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