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30日,斯德哥尔摩——瑞典市政能源公司Stockholm Exergi AB近日宣布,将投资约130亿瑞典克朗(约12亿欧元)建设全球最大的生物源二氧化碳捕获与永久封存(BECCS)设施。该项目预计于2028年正式投运,每年可捕获并封存80万吨生
2025年3月30日,斯德哥尔摩——瑞典市政能源公司Stockholm Exergi AB近日宣布,将投资约130亿瑞典克朗(约12亿欧元)建设全球最大的生物源二氧化碳捕获与永久封存(BECCS)设施。该项目预计于2028年正式投运,每年可捕获并封存80万吨生物源二氧化碳(bioCO2),相当于抵消斯德哥尔摩全市道路交通的年排放量,成为实现“负碳排放”的里程碑式工程。
项目背景:从试点到全球标杆
自2019年起,Stockholm Exergi已在斯德哥尔摩Värtaverket热电厂运行BECCS试点项目。此次大规模扩建基于成熟技术:燃烧林业和造纸业废料发电供热,并通过化学吸收法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随后将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至北海海床下的基岩层封存。随着时间推移,二氧化碳将与矿物质反应形成稳定的碳酸盐,实现永久固化。
技术创新与全球合作
项目采用“公共支持+私营采购”模式,获得多方资金支持。微软公司已与Stockholm Exergi签署协议,购买总计330万吨的碳去除证书,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去除商业合作案例。此外,挪威企业Northern Lights将负责二氧化碳的运输与封存,其技术能力为北欧打造“负碳产业”奠定基础。
气候目标与经济转型双重驱动
斯德哥尔摩计划通过该项目加速实现“2030年气候积极城市”目标。BECCS不仅减少碳排放,还可通过出售碳信用创造新收入来源。瑞典气候政策委员会指出,BECCS技术是北欧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路径,未来或推动欧洲成为全球碳去除技术领导者16。
全球碳捕集竞赛中的中国角色
尽管欧洲在此领域领先,中国也在加速布局。例如,中国海油近期在南海恩平15-1平台开钻首口海上CCUS井,计划十年内封存超百万吨二氧化碳,并驱动原油增产25。此外,福建泉港石化园区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每年回收数十万吨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酯等新材料,展现工业减排潜力。
Stockholm Exergi的BECCS项目不仅是技术壮举,更标志着全球气候行动从减排迈向“负排放”的新阶段。随着更多国家与企业加入,碳捕集与封存或将成为重塑能源与工业体系的核心力量。
来源: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