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亏‘小杨工作室’民警居中协调,工程才能顺利推进。”昨日,婺城区某工程项目负责人李经理给项目警长杨成亚送来锦旗表示感谢。不久前,该项目部分务工人员与承包方产生矛盾,李经理通过“E家警”警企联络群向项目警长求助,杨成亚第一时间联合相关部门介入,仅用半天时间便促
“多亏‘小杨工作室’民警居中协调,工程才能顺利推进。”昨日,婺城区某工程项目负责人李经理给项目警长杨成亚送来锦旗表示感谢。不久前,该项目部分务工人员与承包方产生矛盾,李经理通过“E家警”警企联络群向项目警长求助,杨成亚第一时间联合相关部门介入,仅用半天时间便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工程得以继续推进。
“小杨工作室”以杨成亚名字命名,“问题清单”变“服务清单”,是该工作室护航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再升级的特色举措。昨日,记者走进“小杨工作室”,只见墙上的清单格外醒目,不仅标注了每项服务开展情况、治安防控重点,还详细记录工程进度、用工需求、材料运输等各类信息。“我们现在不仅要管治安、强服务,更要懂工程、懂管理,这样才能成为项目建设的‘自己人’。”杨成亚说。
在项目服务过程中,杨成亚积极挖掘项目部管理层、有一定威望的班组长,以及亲和力强、善于沟通的工人代表,组建“乡音”矛盾纠纷调解小队。据悉,该小队成立以来,超半数的矛盾化解在项目部或工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除了矛盾调解员,项目警长还扮演法律顾问、安全专家、沟通协调员等多重角色,充分发挥服务作用。不久前,婺城公安分局雅畈派出所接到风险提示,某工程建设现场有外来人员滞留。杨成亚第一时间指令值班安全员老张前去核查,经协同处置,及时消除滞留安全隐患,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10分钟。
“为了让服务更及时,我们与辖区一智能科技服务公司联合搭建‘智能感知系统’,通过对各种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精确掌握项目施工进度、人员安全等信息。”杨成亚说,婺城公安分局支持“小杨工作室”创新推出“一扫一听一看”智慧共治模式,项目负责人及工友扫码即可添加警长微信,项目警长则会在群内推送反诈提示、安全规范信息、警示案例短视频等内容,同时依托“E家警”工作机制打通警企沟通“最后一公里”,实现问题即时响应、风险提前预警。
如今,有问题到“小杨工作室”找项目警长,已成为工友的常识。今年以来,“小杨工作室”持续深化“共富警务”,迭代升级“项目警长2.0版”,紧盯项目建设所需所忧、项目周边治安防控、外来务工人员办证、矛盾纠纷化解等问题靶向发力,已累计提供服务、咨询600余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4起,辖区涉企警情同比下降18%。
本文来自【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