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曹家这桩事儿,真是说起来让人心里像塞了把稻草,又闷又扎。沙洲那地方,大伙儿都知道曹仲达家殷实得很,没招谁惹谁的。这不,老爷子马上就要过六十大寿,原本一家子该热热闹闹,可偏偏就在花甲葬这门关头——曹家的独苗多宝竟出了大事,听说人没了,大家都愣在那儿,谁能想到这
老曹家这桩事儿,真是说起来让人心里像塞了把稻草,又闷又扎。沙洲那地方,大伙儿都知道曹仲达家殷实得很,没招谁惹谁的。这不,老爷子马上就要过六十大寿,原本一家子该热热闹闹,可偏偏就在花甲葬这门关头——曹家的独苗多宝竟出了大事,听说人没了,大家都愣在那儿,谁能想到这么老实孩子,怎么就有了杀身之祸。说是家产惹祸,可真相远比这更拧巴,更让人寒心。
曹仲达这人,平日里不紧不慢,逢集日能见他站在土地庙口,手里抱着布兜儿分干粮,带几句笑都算分给了街坊。邻里说起他,头一句就是“那个好人家,谁也不亏待”。心宽厚,嘴也甜,哪怕家里有外头不小的买卖,但这老爷子从不摆什么架子。你要是瞧见过他自个儿跑到镇上,给老陈头送点油盐,能明白那人情味是怎么熬出来的。
每年到了腊月,他都要拾掇家里人,大的小的一起祭祖,完了给穷苦人分点东西。这一习惯,虽说是曹家的规矩,其实他自己也乐在其中。可偏偏有一桩老传统,就是这什么“花甲葬”。听起来慷慨,细想却寒颤——六十岁整,老人要自个儿搬到瓦罐坟里去。家里人头几天还能送点饭菜,下饭递砖,递到最后,连口都堵死了,断了粮,算是完事。说是古风,其实搁到如今谁不揪心?但曹家又是从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谁都不能例外。
老曹虽说舍得花钱,家里从来不缺吃穿,这花甲葬还是挂在他心头,甭管想不想,都到了年岁。百姓们也常常议论:有钱有势都罩不住,老规矩谁都得过。可要说最破天荒的一回,就是多宝临终前留了句话,翻了老曹家的天。那孩子平日里规规矩矩,从不胡闹,他当着亲戚朋友在纸上写了一番话,没想到这短短几行字,竟然让那口瓦罐成了摆设,老爷子的命也算是捡回来了。
大家一时议论纷纷,有些人说“行善肯定能积福”,但咱别急着下定论。往事里哪有那么直来直去的因果,都是绕了几圈的。
眼瞅着花甲葬的日子,家里却出大岔子——多宝死了。镇上守夜的人都在问,这孩子谁能下得了手?务工的刘三、邻居的王八,满头雾水,都不信事儿会闹到这么大。可公案查来查去,最后竟然翻出了十二年前的那些旧账。那时候的沙洲,还是个风平浪静的地界,曹翁刚苦心筹钱,才在村口立了个布舍摊。谁知道,这摊前有个人晕倒了,那就是后来的夜来——多宝的生母。
夜来出生不算高贵,人却长得水灵。那年晕在摊边,是体弱,也是心虚。曹翁见她没人管,亲力救她出气,慢慢生了情。谁想到,这个女人肚里那会儿已经揣了孩子,孩子的爹不是旁人,正是老曹家的总管丁瑁。你说这两人是怎么盘算的?夜来攀了高门,丁瑁凭着手里的地契在曹家拉关系。费尽心机,就是奔着家财万贯来的。
可人心这东西,说得好听是算计,说到底还是没算过天意。夜来跟丁瑁在背后合谋,张罗了十来年,眼瞅多宝长成,曹家遗产一分为二,计策眼看就要落地成真。谁知福祸相伴,就在最后一刻,祖传家业落了空,孩子却撒手人寰。那天夜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二姐夫妇吓傻了,丁瑁气得想横着出去。谁又能想到,花了大半辈子的盘算,鸡飞蛋打,到头来只剩撕心裂肺的悔意。
传说老一辈常挂嘴边的话,说“善如春草,恶如磨刀石”。行善积福,作恶亏心,可等事儿真落在人头上,也没人敢说这算盘打得准不准。多宝那么老实懂事,从小跟着家里一条条规矩学着长大,就这样莫名其妙遭了毒手。那天夜里,下手的不是外人,竟然是曹翁的二女婿。旧时沙洲,嫁女如卖,家产分得清清楚楚,谁在外头也都知道,无非是亲上加亲。但没想到,为了这些银子,亲情都能翻脸。
说到这里你要晓得,杀多宝的还有一层迷雾。在曹家简单分家时,二女婿姜垣就起了歪心思。他来头不大,是个穷困书生,跟曹家的二姑娘也算是半牵线嫁到一块。见家里只分给自家几亩薄田,又听说多宝独得一半偌大家产,心里头不忍,阴谋酝酿多时。那天深夜,他拉着自家媳妇去屋里,看准没人注意,把多宝悄悄掐死。屋外邻居发现时,这小两口已经慌得嘴都说不清。县里差役一顿盘查,才翻出了这桩人命。
但这里边还有一段更加隐晦的事。曹家的大姐夫李赤,其实是外头来的县吏,入赘到曹家,只因当年仕途无望,家中清贫。表面上是读书人,背地里却藏着自个儿的算盘。一入曹家,他靠着媳妇、捞点家业,忍了许多年。但一听遗嘱上写明只分给他们家十成之一,又见自己多年努力被轻轻一笔带过,心头不平。冷不丁想到用毒。那一回伙食送多宝,他悄悄在鸡汤里下了药。事后还欲盖弥彰,自编自演了一出假袭击,想着瞒天过海,结果差点把自个儿坑进牢里。
多亏镇上有个验尸老手,瞅准曹家账里头的不对劲,才把李赤这一茬掀出来。这事一被查出来,不少人唏嘘说,谁能想到风光的读书人,为点家产就能装得滴水不漏。其实李赤不是闲来无事才起了歪心,他外头还有个女人,另外生了两孩,自家媳妇能撑得住,曹翁却早知端倪,只是一直没说。家里分产十之一,多少也是留点底线,终归亲情不能全靠算计。
大姐曹音这才明白,枕边人其实藏着窝里反,十几年感情全成了泡影。这种心冷,外人说不清,只有亲历的人才懂。家产分到头来,亲情散、房梁倒,还剩几个冷眼旁观的人。
其实,曹翁从多宝还没学会说话时就晓得那不是自家骨肉。但他不曾亏待过孩子,教他诗书、让他懂事,财产也不吝啬,心里是愿一碗水端平的。可是你放心不下、掏心掏肺,世道人心还是能翻脸。争家产争到这个地步,伤了孩子,也伤了大人。曹翁最后灰了心,把家业都撒了出去,留给大家一句“别用黄金买亲情”,千金难买真正的暖意。
咱们常说,图什么,都不如图个自在。人在世上,各有宿命。谁能想明白“因果”两头?你只管去做好人,剩下的交给时光。或许明天会更好,也说不定下一个风雨还没过去。但你要相信,人情虽薄,善念还是要留点的。那座老宅子的门窗还能开着,风进去以后,也许还能吹醒几个沉睡的人。
至于那些不曾讲完的话,只能留给岁月慢慢收听了。
来源:冬梦雨谈文化